第779章昏迷病危 萧兀纳不是进谗言,他说的是事实。 那一次耶律洪基确实以为机会来了,结果被宋军狠狠扇了一记耳光,辽军折损十几万。 由于兵败,也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辽国之所以乖巧老实地归还燕云十六州,便是那一战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现在耶律延禧即位,他又觉得机会来了…… 尽管自己的立场是辽奸,他们的使命是帮着赵孝骞坑辽国,可此时看着耶律延禧得意欣喜的样子,二人都不忍心继续坑他了。 耶律延禧却神秘地一笑。 「你们以为朕高兴的是宋国官家病危,赵孝骞被调任回京?」 萧奉先好奇道:「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赵孝骞在与不在,宋军的火器依旧恐怖,大辽不可敌也。」 「朕高兴的是,或许朕已发现了克制宋军火器的办法……」 二人惊愕对视,萧兀纳赶紧道:「宋军的火器可以克制?」 「这世上没有无敌的军队,只要是军队,就一定有克制它的办法。」耶律延禧喜滋滋地道:「朕与西夏国主李乾顺互通书信,李乾顺给朕说了一件事。」 「当初宋夏边境不太平,两国交兵,互有死伤,后来宋国西北边帅章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宋夏边境大修堡寨,以堡寨的形势步步逼近,蚕食西夏国土。」 「那时西夏还是小梁太后当政,宋国大修堡寨的办法,确实令西夏无可奈何,他们修一座堡寨容易,西夏军要拔除一座堡寨,往往要付出不小的伤亡。」 耶律延禧看着二人,笑道:「李乾顺给朕的信里说了这件事,朕便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我大辽为何不能效法章楶,也在边境大肆修建堡寨,一座座堡寨如钉子般扎在边境上,宋军的火器再厉害也打新笔趣阁。」 「不如就用这办法,如章楶一般步步逼近蚕食宋国的国土……」 萧兀纳头皮一紧,急忙道:「陛下,如今两国形势不同往日,陛下切不可再启边衅,给宋国开战的藉口。我大辽真的已经输不起了。」 耶律延禧叹道:「纵是不蚕食宋国国土,堡寨之法用于我大辽边境内,至少也能保我大辽国土不会再次沦丧宋人之手,二位以为如何?」 萧兀纳和萧奉先对视一眼,彼此的表情都很平静。 皱眉思索良久,萧兀纳试探着道:「臣以为,或许可行。」 萧奉先也点头道:「臣亦觉得可行,既然如今我大辽已是守势,那麽就大修堡寨,好好守住边境,让宋军从此无法进犯。」 萧兀纳不知想到了什麽,立马接道:「堡寨不仅可以用来对付宋人,其实东北的女真部亦可如此,大辽可徵调民夫,沿着黄龙府至辽阳府一线大肆修建堡寨,步步蚕食女真部的地盘。」 耶律延禧愈发欣喜:「不错不错,此法甚佳!」 若是统一采取守势,不再追求主动进攻,那麽不得不承认,修建堡寨的法子确实很实用,这已是被大宋边帅章楶证实过了的。 耶律延禧见二人都支持他,心中的把握顿时更大了,笑容也越来越深。 「既如此,那麽便照此办吧,先把边境稳住,然后我大辽国内准备效仿宋国变法,推行新政。」 辽国变法,不是耶律延禧的一时兴起,而是真正准备实行的。 说来历史上的耶律延禧和赵佶一样,也是亡国之君,但在他登基的初年,耶律延禧还算是比较明智的,至少他确实有志向让大辽再次伟大…… 然而志向归志向,现实是现实。 一国变法,不知要触动多少权贵地主阶级的利益,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刀光剑影,杀人流血。 耶律延禧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哪怕是历史底蕴深厚,谋士能人辈出的中原大宋,王安石变法时也是闹得鸡飞狗跳,新法几废几立,反反覆覆,无数人因此牵连贬谪,朝堂党争乱象数十年难以平复。 这些负面的影响,对如今热血上头的耶律延禧来说,是不重要的。 他要的是辽国变法之后,赋税增加,军事实力增强,以图再次回到曾经的霸主地位。 君臣在宫里就堡寨和变法两件事商议许久,最后天色已晚,二人才意犹未尽地告辞出宫。 走出宫门,萧兀纳和萧奉先再次对视,这次二人很有默契地笑了。 「萧使相觉得陛下今日的提议如何?」萧奉先问道。 萧兀纳摇头苦笑:「不过是书生空谈罢了,堡寨也好,变法也好,哪有那麽容易办成的,一旦我大辽在边境大肆修建堡寨,宋军立马就会受到新笔趣阁,他们实力强大,开战是不需要理由的。」 萧奉先眸光闪动:「听说赵郡王被大宋官家封了亲王,但却卸了兵权,大宋官家明升暗降,分明是对殿下生了猜忌,你我如何处之?」 萧兀纳眼睛眯了起来:「萧副使似乎有别的意思?」 萧奉先急忙打了个哈哈,道:「不敢不敢,只是随口议论一下,毕竟我们只对殿下效忠,他的前程命运与我们休戚相关呀。」 萧兀纳淡淡地道:「赵孝骞此人,不可小觑,就算大宋官家对他生了猜忌,他也有能力安然度过这一劫,我听说这次是赵孝骞主动卸下兵权回京的……」 萧奉先不解地道:「那又如何?」 萧兀纳低声道:「还有一件事莫非你没注意?大宋官家病危……」 萧奉先点头:「我早注意到了,听说大宋官家无子,皇位注定只能由兄弟继承,官家病危,赵孝骞主动回京,这……」 说着说着,萧奉先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表情露出极度的震惊,讷讷道:「莫非,莫非殿下他……」 萧兀纳点点头,沉声道:「这也是我的猜测,不一定准,但事情凑到一块儿未免太巧了,朝堂事,生死事,根本不存在巧合,这个关键时刻,赵孝骞突然回京,目的恐怕不是那麽单纯……」 萧奉先仍处于震惊之中,失神地道:「若此事可成,大宋未来的官家莫非就是……」 萧兀纳道:「这些年我与赵孝骞虽未见面,但也算间接打过交道,此人虽年轻,但却老谋深算,轻易不会出手,一旦出手则必中,大宋官家病危,赵孝骞必然是有了某种把握,才会主动回京的。」 萧奉先乐了:「事若成,宋辽两国可就热闹了,据我所知,赵孝骞殿下对一统天下可是有着很深的执念的,他若登基即位,大辽灭亡只是迟早的事。」 萧兀纳淡淡地道:「更何况咱们大辽的这位陛下还自己作死,又是建堡寨,又是变法,照他的法子,大辽只会灭亡得更快。」 萧奉先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道:「若大宋一统天下已成大势,咱们必须做点什麽,将来也好凭功劳在大宋谋个前程,萧使相以为呢?」 萧兀纳含笑点头:「没错,既然灭亡已不可阻挡,不如果断弃船逃生,换到另一艘船上去,想要在另一艘船上吃香喝辣的,咱们必须做点什麽。」 压低了声音,萧兀纳道:「你我如今深受陛下器重,大辽又即将开始变法,不如趁此机会,打着变法易事的旗号,向陛下举荐人才,把那些贪官和名声官声不好的人提拔上来。」 「大辽既然烂了,那就让它烂得更彻底。不仅如此,咱们还要以变法的名义,向天下百姓加征赋税,清除守旧官员,拦截克扣将士的钱粮等等……」 萧奉先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老货,够歹毒啊! 你特麽真把灭亡辽国当成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了? 转念一想,萧奉先又有些着急,对大宋来说,这可都是功劳呀,这些功劳将来在大宋能换前程的。 前程让萧兀纳一人独享了,他萧奉先怎麽办?将来赵孝骞论功行赏,萧兀纳在大宋当了大官儿,自己却因为未立寸功而被晾在一边,不仅自己,全家和子孙后代全完了。 「我与陛下更亲近,这些事便不劳萧使相亲自动手,我来办,我来办!」萧奉先殷勤地笑道。 萧兀纳皱眉,眼中露出不悦之色,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就打算抢功了?吃相未免太难看了。 毕竟大家是同一个战壕的辽奸,萧兀纳不好与他翻脸,只是淡淡地道:「谁来做事都是一样,重要的是,咱们做这些事之前,必须向大宋汴京的赵孝骞送去密信,让他知道辽国的灭亡是我们的功劳。」 「没错没错,先表功,再做事,还是萧使相思虑周全。」 ………… 辽国风雨飘摇,大宋汴京却波诡云谲,暗流涌动。 赵煦这次昏迷,情况很严重。 一天一夜过去,太医还是没能救醒他,随着赵煦昏迷的时间越来越久,延福宫内也变得紧张起来。 太医们的脸色愈发惨白,福宁殿数十名太医进进出出。 大家都是同行,这一天一夜里,太医们不记得多少次会诊,多少次修改调整药方。 可汤药灌进赵煦的嘴里,他仍一动不动,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 延福宫的宫禁愈发森严,向太后与政事堂枢密院诸多重臣商议后,决定以朝廷的名义抽调汴京上三军精锐入驻禁宫,与诸班直互相监督,严守宫城防御。 这一次,赵孝骞也渐渐察觉出情况不对,赵煦的大限恐怕就在这次了。 于是赵孝骞不敢回王府,索性住在枢密院旁的偏殿内,时刻等着延福宫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