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骗你们,不信的话爹可以进宫与陛下查证。”</br>
这下一直在旁边装稳重的张之极也坐不住了。</br>
“你老实告诉爹,你到底跟陛下说了什么?那封信里到底写了啥?你是不是给陛下吹牛了?”</br>
张之极脸色凝重,一连问出三个问题,张之极多少了解崇祯皇帝的性子,知道这天子总有些好大喜功的毛病。</br>
倘若碰到自己不懂的事务,又恰好碰到会忽悠的人,还真有这个可能,他这儿子虽说不着调,但见识是有的,吹起牛来他自己都能信。</br>
张世康知道自己和老爹不好应付,便将自己在崇祯面前说的,关于军权的事,又大致给老爹兄长他们讲了一遍。</br>
孙氏听的一愣一愣的,张世泽也似懂非懂,可张之极却是懂行的,听了解释后总算是冷静了下来。</br>
沉吟了足足一息时间后,张之极意味深长的道:</br>
“现在的京营,就是一把双刃剑,我儿不该接这个差事。”</br>
张之极本来就执掌着后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在京的留守卫所是什么鸟样,张之极很清楚。</br>
而京营的情况,比都督府更复杂,一个不慎就得掉阴沟里。</br>
“爹,儿也不想接,可陛下强要加给我。”</br>
在这一点上,张世康恨不得把心窝子掏出来,好让老爹相信他真是被逼的。</br>
可张之极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上面,君命难违,他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对策。</br>
“爹,你得帮我。”</br>
“帮?怎么帮?”</br>
孙氏不想掺和兵家之事,见儿子没事便回了自己卧房,张世泽将大堂的门关上,父子三人少有的坐在一起议事。</br>
张世康便将自己的计划详细的说给老爹和兄长听,包括要捐饷这件事。</br>
再怎么着,他也只是国公府的次子,不可能真的替父兄做决定。</br>
风险肯定是有的,比如其他的勋戚,再比如朝中的文臣,弄不好他们父子俩就要遭受所有人的怒火。</br>
可诚如张世康所言,倘若朝廷不能解决缺饷问题,陛下只能听从朝臣的建议,加征剿饷、练饷,他才不信那杨嗣昌说的对百姓没啥影响,那将是百姓不能承受之重。</br>
张之极并不觉得儿子是在危言耸听。</br>
另一方面,其实这也是小儿子的一个机会,虽说就算没有这次机会,儿子也能衣食无忧。</br>
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能把握好,儿子的未来必然比在家当个富家子更有前途。</br>
而英国公府的家产,就是赌注,这件事情办成了,儿子肯定会受到重用。</br>
可若办不成呢?</br>
见父亲不言语,张世泽想了想慎重的道:</br>
“爹,世康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儿认为虽然有风险,但或可一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