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凉风吹在吴三桂俊朗的脸上,他深吸了一口气,使自己尽可能的进入状态,而后将捏的紧巴巴的信纸高扬过头道:</br>
“一场战斗过去,本该是诸位消遣的时候,但本帅还刚接到紧急军情,咱们的大元帅被皇太极十数万大军围困于官山,危在旦夕!</br>
想来诸位应该明白,大元帅的安危于我等意味着什么吧?”</br>
吴三桂的声音高亢中带着一丝颤抖,以表现自己担忧的心情。</br>
“啥?大帅被围了?将军大人,这不是在开玩笑吧?”</br>
而在场的两万怨军士兵则人都懵了,一个辽西老兵操着一口东北方言询问道。</br>
在场的怨军士兵大多数都见过张世康两次,第一次是张世康去山海关解除祖家兵权的时候。</br>
那时候辽兵的底层士兵都担心遭到清算,可是张世康却以和平的方式,既给了祖家体面,又保留了辽西老兵们的饭碗。</br>
不止如此,张世康还给辽西老兵们设立了番号——怨军。</br>
除此之外,张世康为他们补发了欠饷,老弱的兵允许他们退伍并分配田亩,甚至官府还出面为几年来失去丈夫的辽民子嗣补发了抚恤。</br>
最重要的是,张世康向他们承诺,三年之内,要带他们打回辽西故土。</br>
从那次起,关于大元帅的事迹,一直都是辽西老兵们挂在嘴边的谈资,所有的情况都在改善,那些战死袍泽的家人也真的得到了补偿。</br>
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元帅在三年内真的会带着他们打回辽西。</br>
而且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近卫军大军出征的消息,着实让辽西老兵们兴奋了好几晚。</br>
当初那多尔衮围困锦州良久,当得知大元帅兵临附近时,竟然直接仓皇出逃。</br>
要知道多尔衮的威名在整个边军防线都是鼎鼎大名的,多尔衮身为建奴战功卓着的亲王,竟然被他们年轻的大元帅给吓跑了。</br>
这事儿当时让锦州军民们惊讶了许久,也是张世康在关宁锦防线威望的最高峰。</br>
而且据说大元帅在此之前从无败绩。</br>
可是现在吴三桂告诉他们,大元帅被围了,并且危在旦夕。</br>
这消息搁谁谁会信呀,有一个人问,便有两个人,而后是所有人都在问,询问吴三桂为什么要诓他们。</br>
“大元帅于我有恩,本官即便要诓尔等,又岂会拿大元帅的性命来作注!”</br>
说着,吴三桂就将手里捏的皱巴巴的信递给了一个辽西老将。</br>
那辽西老将小心翼翼的将书信展开来,迎着火把仔细辨认,而后激动的念了出来:</br>
“吴将军,若我不幸战死于官山,你要替本帅完成诺言,带辽西兄弟们归乡。</br>
大元帅张世康书。”</br>
信是用朱笔写的,映着火把的光芒,就如同是用鲜血写的血书一般,信上还盖着大元帅印信。</br>
那辽西老将的眼睛顿时红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