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六月十三,宁波府以东,东海海域。</br>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海上航行。</br>
舰队由三百多艘各式战船组成,皆悬挂着郑氏旗帜。</br>
郑家水师旗舰上,郑芝龙微微眯着眼睛望着蔚蓝的海面出神,他已经好几年未曾亲自统帅舰队出海了。</br>
他的身侧站着他的几个兄弟,以及大清国使者陈三。</br>
郑芝彪、郑芝虎等兄弟各自皱眉,似乎对陈三十分厌恶。</br>
这时,一艘负责侦查的小型开浪船自东北方驶来,大老远的便冲着旗舰道:</br>
“报!家主,舰队东北方向发现荷兰国舰队,距此约二十余里。”</br>
郑芝龙闻言皱了皱眉头。</br>
“这些红毛夷真是胆大包天,看来上次海战打的他们还是不够狠!”郑芝虎恶狠狠的道。</br>
“他们必是受了大明朝廷的蛊惑,前来剿杀咱们的。</br>
郑老爷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陈三思量了一下向着郑芝龙道。</br>
郑芝龙没说话,郑芝虎却语气不善的对陈三道:</br>
“我郑家又没说造反,何来剿杀之说?</br>
就是杀,也是来杀你的!”</br>
郑芝虎说话很不客气,因为这个叫陈三的这些天一直在鼓动他大哥谋反。</br>
说朝廷大力发展水师,就是为了对付郑家,而朝廷收回他们郑家的爵位,就是对郑家的不信任。</br>
还说朝廷那兵马大元帅在组建商会,正是为了日后抢他们郑家生意的,朝廷根本不可能将海洋里那么大的利润全都交给郑家。</br>
那陈三还说,跟着大清国走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清国历来仗义,凡是投奔了大清国的汉臣,都得到了爵位和官位的双重赏赐。</br>
更何况,大清国没有水师,若郑家投奔,则郑家便是大清国的海事统帅,王爵更是与大清国皇族一样尊贵。</br>
郑芝虎虽然觉得陈三不像好人,但对他所说的,一开始还是心动了。</br>
毕竟郑家现在在大明朝的位置,实在是太尴尬了,双方缺乏信任,属实有点里外不是人。</br>
但老四芝彪曾提醒过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清国之所以开出天价,无非也只是想利用他们对抗朝廷罢了。</br>
这件事也因此如同一根鱼刺般,使郑家内部产生了裂痕,有支持投奔大清国另谋出路的,也有支持保持现状的。</br>
而这种情况的始作俑者不是旁人,正是郑家现任家主郑芝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