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张应昌这就是典型的乌鸦落在猪身上看不到别人的黑,所以张应昌才如此痛心疾首的为卫所制崩坏感到难受。</br>
这要是卫所制没有崩坏的话,按照国初卫所军的战斗力和动员能力,那这帮贼寇早八百年被官军给剿的连渣子都不剩,那他张应昌也不至于沦落到做贼的地步。</br>
所以这张应昌痛恨卫所制被一帮蠹虫给搞坏也有这么一部分原因在里面。</br>
...</br>
这调整了情绪之后,张应昌便开始继续给大伙们讲课。</br>
“在国初卫所尚未糜烂之时,除了特设的守御所之外,这屯田卫所中的常备守御兵力来源并非是固定的,而是由卫所中各千户所、百户所中的军户沦落充当守御兵力接受卫所军官的操练。”</br>
“这各地的操练之法并不都是一样的,但每名卫军每年最少要接受三个月以上的操练。”</br>
“故而在国初之时,每个卫所能够动员的并非只是那一千多的常备兵力,如有需要一个卫五千多卫军全部都可以抽调出征!”</br>
王铁他们一听张应昌讲的这番话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br>
心想这难怪大明朝在开国之初把那不可一世的蒙古鞑子给赶回了草原上去放羊!</br>
要知道大明朝可是有三百多个卫所,极限动员的话拉出一百多万军队出来也不是什么难题,这也怪不得国初之时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出塞征讨蒙古鞑子。</br>
以前大伙们听评书时的时候听到说那徐达、常遇春、蓝玉还有永乐皇帝将兵百万北征还以为是吹牛逼,现在一听张应昌这么一说那也未必是假。</br>
听到这里王铁他们都有些庆幸,庆幸这幸好是在崇祯朝造反,这要是搁洪武、永乐两朝造反的话他们早就被灭了。</br>
...</br>
说到这里的时候,那张应昌拿起了桌子上的戒尺指向黑板上的“营兵”说道:“这营兵制并非是近几朝才开始出现的,早在洪武朝甚至是之前就已经有了。”</br>
“在国初之时如遇征战,朝廷便从这卫所中抽调卫军为营兵,由勋贵武臣、卫所军官担任营兵将校领兵出征。”</br>
“等到仗打完了之后,营兵即行解散归于卫所屯田操练将校则还于朝班。”</br>
“在此制度之下,营兵不会靡费国家之的粮饷,将校也不会拥兵自重以危社稷,如此一来那也算是两全其美。”</br>
“太祖所定之制,可谓是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良法。”</br>
“魏晋之世兵、隋唐之府兵、五代两宋之募兵,皆不足与我太祖之卫军相提并论也!”</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