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关灯
护眼
第1563章 正奇合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对于关羽点名姜维这件事,</br>

曹操并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关羽麾下的廖化已经算是极其标准的稳重派,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些年轻的力量来帮助关羽,毕竟两座城池,总不可能都靠他一个人来守,</br>

并且,</br>

姜维这些年的成长,确实也让曹操刮目相看,天水麒麟儿,当真是名不虚传,随着年龄的增长,姜维在武艺上的造诣在战场上被毫无遗漏的展现了出来,现在的他,光论武艺,恐怕已经不在太史慈、张绣等人之下了,</br>

但最重要的事,</br>

常年跟在诸葛亮或者司马懿身边的姜维,确实将这两人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需要他在战场上打破常规时,他能出谋划策,需要他在战场上稳住局势时,他又能沉下心来,</br>

一个诸葛亮和司马懿联合在一起教出来的徒弟,若是再给他十年八年的沉淀和成长时间,怕是就算再平原二代中,也鲜少能够找出在能力上可以与姜维比肩的,</br>

所以,在关羽点名要他的时候,曹操几乎是连想都没想,便直接答应了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无疑是姜维发挥他能力的最好时机,</br>

只不过,</br>

众人倒是也不至于对这个计划赌上全部,但这并不是关羽建造城池的谋划有什么所谓的纰漏,而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谋划,有了更深层次认识,</br>

理论上来说,想要单靠这两座城池就将罗马的重兵全部困在半岛上,其实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之所以半岛被称为半岛,就是因为他一端靠近内陆,但另一边还是紧紧贴着大海,</br>

这也就证明了,大汉注定不可能仅靠两座要塞,就将罗马人在城邦中的兵力全部锁死在这个半岛里面,除非陆逊能够将这个半岛的港口也尽数占领下来,否则的话,罗马大军仍旧可以随时选择从海上向西支援,只不过是多绕些路罢了,</br>

但即便这样,依然会让罗马人面对一个现实的苦难,那就是兵力的分配问题!</br>

如果这两座要塞建成,曹操无疑会开始带领大军继续往西打,可罗马人在西面的城池可并没有形成如此密集的城邦,本质上和大汉的城池是差不多的,完全可以实现一座城一座城的围困的战法,</br>

一旦这样,罗马人想要支援西部战场,就必须用更多的兵力,才能勉强完成构筑防线的任务,这对现在明显处于劣势的罗马人来说,无疑是更不利的,</br>

虽然曹操也觉得,罗马人应该也会从海上对西部战场进行一部分的兵力支援,但他们应该依然不会放弃进攻关羽驻扎的这两座要塞!</br>

打通要路,才是治本的关键,</br>

现在对于罗马人,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趁着现在大汉还没有建好城池,便发动总攻,和曹操直接在这里分出个胜负来,</br>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让自己之后的作战陷入过于被动的局面当中,但是坏处就是,如此调兵,其实便等于毕其功于一役,一旦在这里兵败,说实话,曹操绝对不会给罗马人任何翻盘的机会,而罗马人自己还拥有的兵力也不可能支撑他们再度翻盘,</br>

在这种情况下,</br>

如何权衡利弊,就成了罗马人目前必须要去面对的课题了!</br>

而这种事,其实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r>

没有在第一时间便对曹操动手的罗马人,越纠结,真正采取行动的可能也就越低,毕竟在他们看来,虽然按兵不动会将更大的优势拱手相让给曹操,但起码不会犯一些无法弥补的错误,徐徐图之,也未尝不是一种解决办法!</br>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当然是乐见其成,在城池刚刚督造完毕后,曹操便直接带领大军,直接朝着西方行进,给关羽留下了姜维、廖化以及二十五万大军,</br>

并让他坚守城池,任何事情,只要是关羽自己判断是必要的情况,那么他便可以自专自断,下达任何决策,不用向曹操在内的任何人汇报!</br>

完全做到了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br>

只不过,就在曹操率领大军西进之后,罗马人的重兵立刻便开始大规模的朝这两座要塞调动起来,</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