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黑明

关灯
护眼
第1034章 地理因素很重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朱微翻译之后,阿布都拉连连请罪,让士兵去重新请人。</br>

等人期间,陆天明到河边。</br>

拿手抠土,太冷了,冻土还没有消融,结冰也没完全消失,大自然是公平的,这里的土质黏性远差黄土,更不用说中原的土。</br>

余光瞥见河里很多黄色褐色的石头,捞起来向太阳观察。</br>

这石头拿回京城值…一钱,稍微打磨一下做饰品就能翻番,但运输费用估计在五两以上。</br>

所以它还是块石头。</br>

商号伙计经常在西域捡石头,陆天明接到暗探汇报,伙计们就像猴子下山似的,一开始就揣满兜,然后一路扔,带回去的最次也是青白玉。</br>

每个人都能搞点外快,除了商号半年的工钱,运气好能赚百两,差一点也能赚三十两,经常争先恐后抢名额。</br>

若不受控制,就影响商号买卖了,刘妞妞为此不允许他们干私活。</br>

站在陆天明的角度无所谓,伙计们带回去的越多越好,过几年就把玉石价钱炒起来了,那时候出手控制,才是哗啦啦的银子。</br>

胡思乱想一会,扭头仰望喀喇昆仑,巍峨矗立云端,不可战胜。</br>

这地方畜牧业是为了生存,无法成为经济支柱,治理一个地方,还是需要产业税赋支撑…</br>

阿布都拉、朱微、兀良哈和小莫不懂陆天明在做什么,一群人尴尬看着他在河边发痴。</br>

“夫人,于阗玉石听说过吗?”</br>

陆天明突然开口,朱微点点头,“当然,于阗玉在西域叫真玉,中原也叫昆仑玉,商号经常收啊。”</br>

“那就奇怪了,我们一路行来,为何没有看到玉石工坊,或者收集玉石的人也没看到。”</br>

朱微想了想没结果,扭头问阿布都拉,过一会她才说道,“阿布都拉说真玉很多,这里没有好玉,叶尔羌和喀什才有好玉,他已经准备了上好的玉石献给上位,若是上位觉得样子不好,走的时候可以让驮马载满玉石。而且他说咱们走错路了,若靠近沙漠,还会看到一些部落,台特玛湖有四千牧民。”</br>

“走错路了?什么意思?”</br>

“太靠近东边大山,若是向北面沙漠深入二百里,就有千人部落。”</br>

陆天明脑海一亮,大声问道,“于阗河与车尔臣河竟然没断流?塔里木河绕着两千里沙漠在转圈是不是?”</br>

朱微把他的问题快速翻译一遍,阿布都拉解释了很长,朱微才道,“夫君,一直没断流啊,不过这一路的牧民不多,都是畏兀儿人,他们不能游牧,草地也养活不了太多牛羊,人一多就把草场破坏了…”</br>

“哈哈哈~”陆天明听完解释大笑,原来信使不是‘穿越’沙漠而来,人家是顺着‘驿道’跑直线。</br>

这不就简单了,实际上西出敦煌只需要穿过四百里戈壁,就能一路畅通补给。</br>

(作者语,和田河在二百年前断流成为季节性河流,17世纪的明朝或者更远的唐代,塔里木盆地周围全是湖泊草地,和田河与阿克苏河汇流后,围着沙漠流了一个‘口’字形,进入东边的台特玛湖,如同给盆地戴了一条绿色项链。沙漠中间和东部河流不断,沿着河流就是古代通讯的驿道,不过,还是那个道理,不能生活太多人,人多牲口就多,草场就废了。现代因为罗布泊的原因,大多数人以为南疆东边两千里一直是戈壁沙漠,且台特玛湖已经干涸,无人居住,清末台特玛湖还是南疆鱼米之乡)</br>

喜欢锦衣黑明请大家收藏:()锦衣黑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