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灯
护眼
第419章 我们可以提供印度的硝石、钢铁、棉布和香料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而1639年之前,李国助要做的,就是为那次大规模撤侨做准备。</br>

其实李国助也很清楚,得到印度棉花在苏昌城的独家经销权的考克斯,是肯定不会去西婆罗洲开商馆的。</br>

那他为什么还要给考克斯这个选择呢?</br>

难道他就不怕范迪门知道他对南洋有兴趣,会有所准备吗?</br>

毕竟这货在1636到1645年间,可是连任了整整九年的巴达维亚总督呢。</br>

其实李国助当着范迪门的面,表现出对西婆罗洲的兴趣,恰恰是在给范迪门宽心。</br>

让荷兰人相信南海边地公司对南洋没有兴趣是不可能的。</br>

所以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自己对南洋有兴趣呢。</br>

只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偏偏是荷兰跟其他欧洲殖民者都不屑一顾的。</br>

而李国助言辞中表现出的对西婆罗洲的兴趣,仅仅是在于那里有华人移民社区罢了。</br>

范迪门是何等聪明的人,又岂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得罪南海边地公司呢?</br>

他现在可是正在极力促成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南海边地公司的互惠合作呢。</br>

“少东家,”</br>

范迪门突然右手抚胸,对李国助行了个礼,</br>

“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也有贸易据点,”</br>

“不知少东家能否也给我们某座永明镇城镇的印度货物的独家经销权呢?”</br>

果然,对于李国助表现出的对西婆罗洲的兴趣,范迪门反应平平,反而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争取起了独家经销权。</br>

“噢!那你们VOC在印度有几处贸易据点呢?”李国助反问道。</br>

“嗯——严格来说,目前只有普利卡特一处。”</br>

范迪门迟疑了一下,答道,</br>

“不过有据点的还有两处,只是这两处地方目前并不完全受我们掌控。”</br>

“一处在印度东南海岸,是科罗曼德尔海岸的马苏利帕塔姆,建立于1605年,”</br>

说到这里,他不经意地瞥了考克斯一眼,</br>

“这是一处重要的港口,但我们在此的势力不稳定,常受戈尔康达王国和英国的影响。”</br>

“另一处在印度西南海岸,马拉巴尔海岸的奎隆,是我们刚从葡萄牙手里夺来的。”</br>

“这是一处胡椒贸易据点,可惜我们目前尚未完全稳固控制。”</br>

“嗯——可以是可以。”</br>

李国助好整以暇地道,旋即话锋一转,</br>

“不过我建议你们换点别的货物,毕竟苏昌城成为永明镇的纺织业中心以后,”</br>

“其他城镇纵然还有纺织业,对棉花的需求也是非常有限的,很难给你们带来足够的利润。”</br>

“您说的很对,英明的少东家。”</br>

范迪门右手抚胸,对李国助鞠躬道,</br>

“所以我们可以提供印度的硝石、钢铁、棉布和香料。”</br>

“就看您是打算给我们哪座城镇的独家经销权了。”</br>

“或者说——针对不同的货品,您会给我们不同城镇的独家代理权——”</br>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