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灯
护眼
第445章 奴才谨遵大汗嘱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努尔哈赤沉吟片刻,不解地道:</br>

“在宁古塔筑城,本汗可以理解,”</br>

“毕竟那里离北琴海不远,永明镇兵力稍有壮大,便有可能占领宁古塔。”</br>

“可在阿勒楚喀建城,本汗就看不明白了。”</br>

范文程欠身道:</br>

“禀大汗,宁古塔与阿勒楚喀相距仅有三百余里,且可通过松阿哩乌拉水路相连。”</br>

“永明镇名为大明边镇,实为一群海贼,精通造船和水战。”</br>

“只要他们占领了宁古塔,便可方便地通过松阿哩乌拉航行到阿勒楚喀。”</br>

“永明镇海贼精通水战,船坚炮利,又有那种毫无射击死角的星堡。”</br>

“一旦被他们占领了宁古塔和阿勒楚喀,咱们再想收复,可就难如登天了。”</br>

“到时不但北上萨哈连乌拉的通道会被阻断,他们还可随时南下,骚扰咱们的后方。”</br>

“那便跟东江镇一样,成为我大金的肘腋之患了!”</br>

所谓“萨哈连乌拉”就是指黑龙江。</br>

满语“萨哈连”意为“黑色的”,形容江水深邃或两岸森林密布的暗色调。</br>

“乌拉”意为“江”“大河”。</br>

二者合称,就是“黑色的江”。</br>

“嘶——!”</br>

努尔哈赤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心有余悸地道,</br>

“范先生真是高瞻远瞩、明察秋毫呀!”</br>

“若非先生深谋远虑,我大金后方恐将不宁矣!”</br>

说到这里,他突然扭头叫道,</br>

“沙尔虎达!”</br>

“奴才在!”阿敏身旁,一员骁将突然出班应道。</br>

“命你为宁古塔一等总兵,负责修筑宁古塔城。”</br>

努尔哈赤郑重其事地道,</br>

“城池落成以后,宁古塔城便是你的驻地了,”</br>

“你务必要坚守城池,万不可使其落入永明镇之手!”</br>

“嗻——”</br>

沙尔虎达响亮地应了一声,跪地铿锵有力地道,</br>

“奴才定不辱使命!”</br>

沙尔虎达为海西女真后裔,早年归附努尔哈赤,隶属镶蓝旗。</br>

崇德年间,随清军攻明,参与松锦之战等战役,因功授梅勒章京。</br>

1644年清军入关后,沙尔虎达留驻盛京,协助镇守东北,防范蒙古及残余明军。</br>

1653年,清廷为抵御沙俄东扩,在牡丹江流域设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为首任长官,统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军政。</br>

1655年,沙尔虎达在今黑龙江海林市旧街镇夯土筑城,此为宁古塔建城之始。</br>

1654~1658年,沙尔虎达多次率军围剿沙俄哥萨克头目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br>

1658年,沙尔虎达在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歼灭俄军200余人,击毙斯捷潘诺夫,暂阻俄军南下。</br>

1659年,沙尔虎达在宁古塔任内去世,其子巴海继任宁古塔昂邦章京,继续抗俄事业。</br>

作为清代东北边疆开拓的关键人物,沙尔虎达奠定了宁古塔的军事地位,并为康熙年间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br>

沙尔虎达是清初东北防务的核心将领,其生平贯穿后金崛起、清军入关及早期抗俄三大阶段。</br>

他通过筑城宁古塔、肃清松花江流域俄军势力,为清朝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堪称“雅克萨之战的前驱者”。</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