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的临江城中,寒风习习,但这丝毫无法阻挡人们逛街的热情。暮色刚刚降临,整座城市便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苏醒过来。街头巷尾,灯火通明,商铺门前挂起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将整条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昼。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br>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今晚仿佛是一场盛大的预热。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早已挂s上了彩灯,五彩斑斓的光点在枝桠间闪烁,像是天上的星星落在了人间。街边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有的孩子手中拿着小灯笼,红彤彤的纸灯笼里透出温暖的光;有的孩子手上牵着飘在头顶的各色气球,气球上印着卡通图案,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为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几分生机。</br>
大人们则三三两两地漫步在街头,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沿街的商铺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节日商品: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人、五彩缤纷的糖画......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挑选商品的顾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艺人正在现场制作糖人,他手中的糖稀如同变魔术般在铁板上翻飞,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引得围观的人们发出阵阵赞叹。</br>
街边小吃摊上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引得人们纷纷驻足。烤红薯的摊主正用铁钳翻动着炉子里的红薯,焦黄的皮裂开处露出金黄色的瓤,散发着甜腻的香气;卖糖葫芦的小贩举着插满冰糖葫芦的草靶子,红艳艳的山楂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糖炒栗子的摊位前,老板正挥动着铁铲在大铁锅里翻炒,栗子在黑砂中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浓郁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这些传统的小食,让人在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一丝温暖与慰藉。</br>
商家们也抓住这个机会,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一家百货商店门口搭起了临时舞台,几个穿着鲜艳服装的售货员正在表演歌舞,吸引着顾客的目光;对面的一家服装店则挂出了"元宵特惠"的红色横幅,店员站在门口热情地招揽着过往的行人。街头还有表演杂耍、魔术的民间艺人,被一圈人围在中间。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正在表演吞剑,他仰着头,将一柄明晃晃的长剑缓缓插入喉咙,引得围观的人群发出惊呼;旁边一个穿着花哨的年轻人则变起了扑克牌魔术,他手法娴熟,纸牌在他手中如同活物般飞舞,一边十分卖力地叫喊着吸引人的目光,一边卖力地表现自己的绝活,引得人们阵阵喝彩。</br>
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江春生和朱文沁各自推着自己的自行车,缓缓前行。两人对眼前热闹的一切,仿佛毫无兴趣,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临江电影院。</br>
水饺店离电影院不远,两人推车步行了约十分钟就到了。电影院门前早已人山人海,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电影院门口用粗麻绳围起了一大片空地作为存车区域,里面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各式自行车。两人把自行车推到存车处,一个穿着军绿色棉大衣、戴着棉帽子的老人正在那里看管车辆。</br>
"存车一毛钱一辆。"老人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说道。</br>
江春生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递给老人,老人接过钱,从腰间挂着的木盒里取出两个小纸牌递给他们。纸牌上用毛笔写着编号,边缘已经有些泛黄。</br>
"拿好牌子,取车时凭牌。"老人叮嘱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