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看着曾经堆积如山、现在空空如也的肥料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br>
“这些肥料,真的全都卖出去了?”</br>
李辰转头看着徐江。</br>
“那是必须的啊,辰哥儿,虽然这些日子一直打仗,但地里的庄稼因为下完了肥,就算暂时没人管,也没什么问题。</br>
咱们还有周围那些村子里的老百姓不是打仗前下完的肥嘛,然后就都跑了。</br>
结果,打完仗了,大伙儿回来之后一看,嗬,这庄稼的长势比往年好多了,那大麦穗子,个儿个儿比往年的大,而且麦粒儿也比往年的多了好多呢。</br>
所以,这些老百姓欣喜若狂,仗刚打完,就有好多的老百姓跑过来买肥了,因为你不是说过嘛,要在灌浆期再施一次肥,这样的话,产量还能提升。</br>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远在百里之外的老百姓都已经知道咱们的肥料好了,全都冲过来要买咱们的肥,就跟抢肥一样,再加上咱们的货郎四面八方地出去卖肥,在这里堆了近千万斤的肥,除了咱们自己村里这一千垧地用的肥都已经下到了地里之外,剩下的肥,全都被老百姓们抢走了,咱们可是大赚了一笔呢。</br>
现在,光是卖肥钱,这一次又毛收了六千两银子,净赚至少超过五千两啊。”</br>
徐江喜孜孜地道。</br>
“其实赚多少钱,倒是无所谓的,主要是,能将平阳县周围的这八百垧地全都覆盖,都能施肥,平均全都能增产,才是最关键的。”</br>
李辰微微一笑道。</br>
如果,平阳县八万垧地,每垧地增收百分之十,一亩假设磨完粉后能增收十斤粮,十亩一垧就是百斤粮,八万垧地,那可就是八百万斤粮啊。</br>
八百万斤粮,足能养活一万人至少两年半的时间。</br>
如果年年都能增收,别的不说,仅靠种地,那就是丰衣足食,人口就会大幅攀升起来,并且还能储粮、引民、打造工业基础。</br>
这,才是李辰最想要的。</br>
“增产,是肯定的了,就看能增产多少了。”</br>
徐江笑道。</br>
提起农学增产来,李辰倒是想起来了,最近那些农学大师陈博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呢,已经好长时间没看见他了。</br>
“陈博先生呢?他在干什么?”</br>
李辰问道。</br>
“那个陈疯子,最近倒是研究上水磨机械了,说是奉了你的命令,天天跑去匠作营磨叽那些匠人们,要他们按照他画的图纸,打造水磨机械,也不知道研究得怎么样了。”</br>
徐江摇头笑道。</br>
“让他研究去吧,就说是我的命令,无论他干什么,合作社全都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br>
李辰一笑道。</br>
“这……是不是太惯着他了?别人可都没有这个待遇啊,会不会引起什么非议来?”</br>
徐江一怔问道。</br>
“不会的,他做的事情是如何增产增收、让大伙填饱肚子,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再难,咱们也要全力支持。”</br>
李辰肃重地向徐江道。</br>
徐江见他神色严肃,也不敢怠慢,重重地点头,“好,辰哥儿,我明白,一定全力支持他。”</br>
正说到这里,突然间,有人急报,说小郡主,又回到玉龙河来了,正在外面等他。</br>
李辰迎了出去,在城关外,看到梁红玉正带着一票人马回来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