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万寿宫,御花园,一处小阁楼里。</br>
“咳咳、、”</br>
站在阁楼中间的卢若腾,看着朱皇帝的雄壮背影,轻咳两声。</br>
这是在提醒朱皇帝,别再嘀咕了,他要继续汇报下去。</br>
是的,仅仅一个月时间不到,他就发现了一点,朱皇帝喜欢自言自语。</br>
且,有一些词语,隐隐约约的,总是让人听不懂,新词太多了。</br>
“说完了军队”</br>
“那接下来,就是钱粮,赋税问题”</br>
“谈到了钱粮,那就得说一说,郑氏的贸易船队,官职体系”</br>
是的,谈到了军队,就必须说钱粮赋税问题,无粮不聚兵嘛。</br>
同理,也要说一说郑氏的官职系统,海上贸易问题。</br>
如此才能,真正的了解,整个郑氏集团,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文武体系。</br>
“郑氏的文官体系”</br>
“这还是先帝时期,朝廷御批的六官、承宣、审理”</br>
“同时,先帝的朝廷,还允许郑氏委任官职,武将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br>
“现在的六官,分别是吏官郑省英,户官郑泰,礼官郑擎柱,兵官洪旭,刑官林习山,工官冯澄世”</br>
“其中,前任吏官潘庚钟,前任刑官甘辉,在南京阵亡了”</br>
“吏官郑省英,是延平王的心腹从弟”</br>
“负责掌管官员任免、考核,参与人才选拔,是延平王集团,管理官员的核心人物”</br>
“户官郑泰,是延平王的堂兄,同时兼任水师都督”</br>
“负责财政、税收及海上贸易,掌控郑氏集团的经济命脉,主导对日本、东南亚的贸易”</br>
“工官冯澄世,负责工事营造,造船铸炮,主持金夏两岛的防御工事,战船建造”</br>
“兵官洪旭,兼任五军都督,统辖军队训练与后勤,主持北伐长江的军事策划,是郑军的核心将领”</br>
“刑官林习山,是猛将甘辉的继任,兼管铁人军”</br>
“他也是一个猛将,以铁腕手段,维护郑军的军纪,严惩叛逃与贪腐”</br>
“礼官郑擎柱,举人出身,主理外交、文书及礼仪事务,协调与日本、琉球等地的外交往来”</br>
“军队将校方面”</br>
“新任的参军陈永华,这个人很年轻,30岁不到”</br>
“右武卫大将刘国轩,也很年轻,30多岁”</br>
“这两个,都深受延平王父子的青睐,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了重用”</br>
“还有周全斌、黄廷、马信、黄廷、陈泽、黄安、林察等将领,分别担任水师提督、右武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