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跪在中间的安南使臣,即便是磕头磕死了,那也是没用的。</br>
必须拿出一个态度来,一个让朱皇帝满意的说法。</br>
朱皇帝知道,礼部也汇报过,这个阮公沆,身兼两个身份呢。</br>
一个是黎朝内朝的礼部尚书,一个是北部郑氏幕府的礼番主事,都是主持外交的一把手。</br>
所以说,这个老狐狸,权势还是不小的,否则也不会取代郑根,再次出使大明王朝。</br>
“唉、、”</br>
听到上面声音的阮公沆,早就跪正了姿势,不敢发出一丝的动作。</br>
只是,听完以后,这个稳重老辣的老尚书,内心深处,也就剩下一声叹息了。</br>
心中悲哀愤慨一句,当真是,弱国无外交啊。</br>
上面的朱皇帝,周边的大明朝臣,联手敲打喷杀,老狐狸也有点顶不住了。</br>
“藩国外臣,再叩首”</br>
“大明皇帝陛下明鉴”</br>
“几十年来,整个安南国,内忧外患,征伐不断,黎民百姓也是深受其害,动荡不安”</br>
“此番出使入朝,外臣带了百万白银,百万米粮”</br>
“安南国上下,北部郑氏,各州府县,所有的府库,全都搬空了,所剩无几”</br>
“至于,安南国的军队”</br>
“也是左支右绌,捉襟见肘,拆了东墙补西墙,疲于奔命,难以招架周边的紧迫局势”</br>
“南部的阮氏,有精兵六七万,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子,精锐无比”</br>
“西北部,也有宣光保主,莫氏前朝余孽,桀骜不驯,挑衅不断”</br>
“去年底的时候,红河上游,又出现了一大堆土司流寇,四处攻伐,屠城灭口,赤地千里”</br>
“望大明皇帝陛下,明鉴万里”</br>
“安南黎氏国主,郑氏西定公,赤胆忠心,效死效忠大明宗主国”</br>
“但,确实是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无能为也”</br>
“更何况,黎氏去帝号,西定公去王号,国内的局势,只会更加糜烂恶化、、”</br>
、、、</br>
回话完毕,脸色刚毅的阮公沆,继续磕头如捣米,往死里磕头就对了。</br>
这就是老狐狸的厉害之处,送了白银米粮,又去了帝号王号,更改了京都名字。</br>
这些就够了,上面的朱皇帝,再怎么嗜血残暴,还能砍了自己不成啊。</br>
当然了,出使之前,阮公沆也是有心理准备的,即便是被砍了,也不能妥协郑氏的底线。</br>
总之,所有的钱粮,就这么多了,想要更多的钱粮,那是不可能的。</br>
想要郑氏的军队,帮助大明攻伐天下,那也是不可能的。</br>
天下大乱,钱粮和军队,那都是争霸天下的根基,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会再给了。</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