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苏州满城,拙政园,将军府,偌大的会客厅。</br>
老武夫吴三风,祖永烈,幕僚李成益,年轻将领祖承旺,还在继续交谈叙旧中。</br>
“咳咳”</br>
眼看着,交流的差不多了,右侧的吴三风,环顾几人,轻咳了两声。</br>
再猛的站起来,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钢牙一咬,郑重的开口说道:</br>
“永烈”</br>
“李先生”</br>
“怎么样,考虑的如何?”</br>
“跟老叔走吧,做真正的华夏汉人,大明朝廷的正统将军”</br>
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他们的反应。</br>
是的,上门谈了一个时辰了,也到了决断,正式摊牌的时候。</br>
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不该说的,老狐狸肯定不会再说了。</br>
“呃、、”</br>
听到如此直白的劝说,祖永烈脸色微变,头皮发麻。</br>
左顾右盼,看了看自己的幕僚和义子,支支吾吾的,硬是回不了一个字。</br>
太直接了啊,即便是有心理准备。</br>
深更半夜,遮头盖脸,夜猫子上门,肯定没啥好事,听了那么多,更清楚吴三风的目标。</br>
“呵呵”</br>
半晌后,看着低头不语的祖永烈,硬是不回话。</br>
老辣的吴三风,呵呵一笑,心中暗道,没有直接拒绝就行,希望不小的。</br>
于是,内心窃喜的他,打算增加筹码,继续开口说道:</br>
“跟你们,再说几句吧”</br>
“启华,应麒,跟了老夫南下,投靠了陛下和吴妃”</br>
“如今,他入职了陛下的亲军,是陛下的贴身侍卫大将”</br>
“非但如此”</br>
“当初在磨盘山,夏国相,夏龙山,王辅臣,高得捷和王屏藩等人”</br>
“还有,去年,跟随老夫南下的上千家丁,也有十几个大将”</br>
“现在,他们都入了军营,成为陛下的领兵大将,领兵上千,或是几千精锐”</br>
“不出意外的话”</br>
“这个应麒啊,将来肯定也是王侯将相,前程似锦”</br>
“现在的广陵公,身在西安的应熊,肯定也比不上他弟弟”</br>
、、、</br>
他口中的吴启华,也就是吴应麒。</br>
小时候,吴应麒的生母,死的太早,不受嫡母张氏待见。</br>
于是,这个不幸的家伙,就过继给吴三风做儿子,改名为吴启华,同时也能掩人耳目。</br>
没错,这也是吴三风,大力支持南下,投靠大明皇帝的原因之一。</br>
甲申天变,失去子女家眷的吴三风,吴应麒就是他的亲儿子。</br>
如果是继续待在西安,上面有嫡长子吴应熊,吴应麒一辈子也别想出头,啥好事都轮不上的。</br>
现在,就不一样了,泼天富贵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