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的府衙,灯火通明,达素继续主持军议。</br>
“嗯”</br>
主位上的达素大帅,看着大堂中间,信誓旦旦的二五仔黄悟,内心很满意啊。</br>
嗯的一声,点了点头,开口夸赞道:</br>
“不错”</br>
“很好”</br>
“海澄公,费心了”</br>
“忠心耿耿,公忠体国”</br>
、、、</br>
即便是二五仔,反复无常的降将,那也是要夸赞一二的。</br>
毕竟,世道不一样了,完全变了啊。</br>
历史上,郑逆北伐大江南,大败特输,一朝回到解放前。</br>
紫禁城的四大辅臣,窥视到郑逆的陆军软肋后。</br>
二话不说,就派出达素,从浙江南下福建,要剿灭这个心腹之患。</br>
同样,携大胜之势的清军,一个个都是疯了,以为郑逆是软柿子。</br>
达素,还有他手下的一万满蒙精兵,信心爆棚。</br>
直接把郑逆的两个降将,黄悟和施琅,丢到后面,沦为配角。</br>
所有的满蒙精兵,全部充任前锋军,冲锋渡海,想争头功,抢夺人头和金银珠宝。</br>
可惜,现实很快打脸了,大败特输,死伤惨重。</br>
现在,不一样了啊,达素不敢掉以轻心了。</br>
毕竟,西南的明贼余孽,就在广东省,虎视眈眈啊。</br>
迫不得已,达素肯定要倚重黄悟和施琅,他要一战功成啊,输不起的。</br>
这边,黄悟说完了,达素也表扬完了。</br>
第二个老武夫,总兵马得功,也紧随其后,大声汇报:</br>
“回禀大帅”</br>
“末将麾下”</br>
“精兵三千,全部都是百战悍卒子”</br>
“战船,渡马船,也都是100余艘”</br>
“大帅下令吧”</br>
“末将,麾下的将士,甘愿为先锋军”</br>
、、、</br>
说罢,老武夫一个单膝跪地,目光炙热的看着达素,忠心耿耿的样子。</br>
弘光元年,他就降清了,跟着奔波十几年啊。</br>
从一个小小的游击,一直干到现在的福建提督总兵。</br>
之前,他的兵马,是驻守在福州的闽安城,就在州府旁边。</br>
老武夫马得功,可没那个胆子,去搞太多的扈从和空编。</br>
所以说,他的兵马,就是3千,空编非常少的。</br>
同样,他不是水师总兵,战船渡马船,也是比较少的,主战方向不一样嘛。</br>
“嗯”</br>
“马总兵,也很不错”</br>
“放心吧,这一次,有机会的”</br>
稳坐钓鱼台的达素,一如既往,点头夸赞几句。</br>
之前,入闽以后,他就找李率泰,谈论过兵马的事情。</br>
所以,大体上,各部的兵马,老武夫心里都是有数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