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关灯
护眼
第477章 晋军的真实情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陛下,晋军统帅已经给您抓回来了!”卫子陵抱拳,单膝跪地,用清脆爽朗的语气说道,“他叫林越,是晋国宰相林良沅的侄儿!”</br>

李彦和刘文静对视一眼,然后笑着搀扶起卫子陵:“好好!子陵,你办得很好!”</br>

“拼死厮杀是诸位统领、参将带着儿郎们完成的,击败晋军是我军用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强大的战力做到的,卑职只不过是运气好,得到了陛下的垂怜,才有机会在晋军溃败之后,去捡了这个便宜!”</br>

李彦倒是一愣,然后道:“少年人胜而不骄,实在难得!”</br>

李彦越看卫子陵越喜欢。</br>

实际上现在大夏不缺将领,每年讲武堂至少有一千多军官卒业。</br>

无论是高级军官,还是中层,或者基层。</br>

这些军官中,绝大多数人,又本身就在军队里,他们进入讲武堂是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上限。</br>

要知道,在讲武堂讲座授课,可是哥舒星那样的当世战术型名将。</br>

经过数年的调整,大夏的军队,早已与当年李恪时代不一样。</br>

李恪时代,因为战争更加频繁,且有亡国倾塌的危机,所以诞生了不少能打的将领,也铸造出了一批苦战中磨炼出来的精锐。</br>

可李恪时代有一个致命的问题:精锐的延续性无法保证。</br>

从大夏立国之后的十五年,大夏数次北伐的骨干,都是当年立国的那一批人,只有三分之一新人流入到军官的位置。</br>

至于核心领域的将领,一个都没有。</br>

这是李恪时代,军政强,却不盛的核心原因。</br>

其实那个时候,魏崇延的战略部署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大局观的,他用停战和亲的方式打入大夏内部。</br>

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去软化大夏。</br>

他正是看到了大夏的人才储备机制的空缺,所以认为没必要像当年那样鱼死网破了。</br>

不如大魏内部不断改制,把辽国困在幽州,大夏自己就慢慢废掉了。</br>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大夏,是越打越能打,是强且盛。</br>

是有一套机制,将新进来的人纳入到军政体系里,让他慢慢晋阶上来。</br>

这与讲武堂这种军事学校的设立,以及监察院这种专业的军队督察机构是密不可分的。</br>

既然大夏不缺将领,李彦为什么还将卫子陵待在身边,并且愿意给他机会?</br>

最初的原因是沈月灵,但根本的原因是他在卫子陵身上看到了年少时候自己的影子。</br>

虽然他现在这幅躯体的实际年龄不过二十六岁,但算上前世的年龄,他已经四十岁了。</br>

四十岁的男人,告别了那种异想天开、意气行事,在面对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要先思考,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用。</br>

不是像年轻人那样,将大把的精力浪费在看似无用的事情上。</br>

而正是年轻人这种对一切都好奇,愿意对各种事情都毫无保留地用力,哪怕是浪费时间,才展现出了生命的活力。</br>

“回去好好歇息。”</br>

“是!”</br>

卫子陵回了自己的营,其他人也各自回营。</br>

“带他进来!”</br>

林越被带进去,看李彦长得眉目俊朗,刚才与将领们说话又一脸和善的样子,心中的恐惧顿时消了不少。</br>

“陛下,我是林相的侄儿,我父亲是林良沅的兄长,我们林家是大晋的显赫世家,我非常值钱!”</br>

“非常值钱是何意?”</br>

“您不要杀我,托人给我父亲或者我叔叔带话,他们一定高价赎我回去。”</br>

“哦,说来听听,你值多少钱?”</br>

“至少50万两!”</br>

“才50万两!”一边的刘文静呵呵笑起来,“50万两够什么?我们大夏每年在晋国卖盐能赚好几千万两!你五十万两算个屁啊!”</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