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关灯
护眼
第546章 产学研一体化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军第七舰队连忙派出军舰南下,可他们因为忌惮我军可能部署在马祖上边的上游-1型反舰导弹,并不敢冒冒失失地进入海峡附近,只在台湾以东海域同样举行了一场示威性质的大型军演作为回应。</br>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确认我军没有继续增兵马祖进而攻击台北的意图后,岛上的民心才逐渐稳定下来。</br>

“叮!恭喜宿主取得马祖战役胜利,相关奖励已经发放,请注意查收”。</br>

没过多久,李睿的华润公司就从香港收到了之前那个神秘人寄来的大量技术资料,经专业人员鉴定后,确认是一款从未见过的先进主战坦克。</br>

这批技术资料的内容非常详实,特别是其中配套的大马力柴油发动机、105毫米口径线膛主炮以及领先全球的光学观瞄设备,简直令我国的科研工作人员大开眼界,可以直接带动我国的相关领域向上跨出一大步。</br>

收到消息的赵骥一看,这不就是德国人现在正在搞的豹1主战坦克吗,应该还得等个几年才会正式装备部队,自己现在手头有了现成的成果,看来应该会抢在德国人之前问世亮相了。</br>

苏联的援助项目中有一项就是在包头帮我们建一个坦克厂,相关生产设备一应俱全,只要稍加改进就能仿制出豹1来。</br>

至于看起来生产难度最大的L7A3型线膛炮也不是问题,因为赵骥知道我国在原时空中于1978年引进了这门炮的技术,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产化,而1978年和眼下我国的机加工水平其实也没有大的差别,那时候能,现在也就能。</br>

赵骥为此专门召集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开了个会,除了给坦克仿制工程做思想动员以外,他主要是要在会上提出“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br>

我国科研工作长期以来有一个痼疾就是只能造得出实验室里的先进产品,但却无法造出能迎合市场需求的批量工业制品,其中的根源就在于以前的科学家不喜欢下工厂、去企业,习惯埋头待在实验室里单纯搞技术,反正只要能发表论文就够了,至于技术该如何变现成钱则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br>

赵骥在会上要求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授们除了教书、搞研究还必须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下到工厂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把技术改进所带来的经济增益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之一。</br>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尽管他们的总体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我们,但总是能拿出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的产品,除了依附美国的核心技术扶持外,重视生产技术也是重要因素之一。</br>

光有科研技术是不够的,光有实验品也是不够的,我们国家目前亟需的是生产技术和拿得出手的产品!能卖得成钱的产品!</br>

“产学研”一体化威力巨大,我国在新世纪十年后之所以能迎来一波工业大爆发,这一招居功至伟。</br>

喜欢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请大家收藏:()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