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白宫,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看过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提交的报告后眉头都快凝成一个川字了。</br>
对于中国借多特蒙德世乒赛释放出的善意,美国国内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舆论,一种是预料当中的反对声音,毕竟麦卡锡才刚被剥夺参议员职权不久,极右翼势力的影响远未消除,很多人都害怕因为发表疑似红色言论而遭到忠诚审查被关进大牢。</br>
五十年代时,麦卡锡主义势力在美国十分猖獗,包括奥本海默、谢伟思等人都接受了忠诚审查,被要求揭发同伙,就连马克吐温的小说也列为禁书不允许售卖。</br>
而第二种意见则是以副总统尼克松和基辛格之类的学者为代表的务实派,相较于意识形态他们更看重实际效应,这一派认为如果能把中国拉过来给苏联制造麻烦的话,那绝对是一件白手套空狼的划算买卖。</br>
只不过……这样做需要顶住极大的舆论压力,那些右翼分子肯定会疯狂污名化改善对华关系的政策的。</br>
艾森豪威尔在1954年动用军方的力量才好不容易把极右翼势力给镇压下去,但他也只敢拿麦卡锡这个出头鸟开刀,并没有胆量公开与整个右翼势力正面硬刚。</br>
看着艾森豪威尔纠结为难的神情,坐在下首的基辛格就隐隐猜到了他的想法:“额,总统先生,如果你觉得这件事可行的话,或许我能以私人身份去一趟中国,看看他们究竟愿意做到哪一步”。</br>
这倒是个好办法!本来处在迷茫中的艾森豪威尔闻言不禁眼睛一亮,前不久中国政府邀请了美国记者斯诺去北京访问,还公开接受了斯诺的采访,这是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愿意接触的信号。</br>
斯诺不能代表艾森豪威尔,无法展开实质性的对话,但是基辛格可以呀!</br>
艾森豪威尔满意地打量着眼前的基辛格,不错,这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他是个学者,身上没有正式的官方职务,而且之前还出任过自己的竞选顾问,忠诚度没有问题,是个可以信赖的聪明人。</br>
很快,基辛格就透过第三方与我们取得了联系,然后搭乘飞机秘密来到北京。</br>
“基辛格先生,欢迎你到中国来访问”,刚下飞机,基辛格就看见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的男子做出握手的姿势朝自己迎面走来,不知为什么,仅从对方浑身散发出来的气场,他就能明显感到这个人应该是一名军人,身经百战的那种军人。</br>
基辛格连忙伸手和对方握了握,然后就听对方自我介绍道:“我叫赵骥,谨代表中国政府负责此行与你的谈话”。</br>
赵骥!朝鲜战争才结束没几年,这个名字对基辛格而言可谓是如雷贯耳,因为美国第一次在没有取胜的情况下签订停火协议的那场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正是这个赵骥!</br>
派一个战胜过美国的军方将领作为谈判代表,看来中国人并不打算依附我们,而是想要和进行一次对等的利益交换呀,基辛格心头暗自嘀咕,那么他们又能做到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