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的湖水泛着秋日的微光,几片早落的黄叶漂浮在水面上,随波轻荡。俞瑾紧了紧衣领,警惕地环顾四周。午时已过一刻,那位"知情人"却迟迟未现身。</br>
"俞小姐?"</br>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俞瑾猛地转身,看到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站在柳树下,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br>
"你是谁?"她下意识后退半步,手摸向藏在袖中的小刀——这是她近日养成的习惯。</br>
"别紧张。"男子左右张望了一下,递过一个信封,"这里有你要的证据。二姨太和大少爷联手转移金家资产,已经快半年了。"</br>
俞瑾没有立即接过:"为什么要帮我?"</br>
"不是帮你,是帮七少爷。"男子声音里带着急切,"金家要出大事了,老爷地位不稳,有人要整他。七少爷对我不薄,我不能眼看他..."</br>
话未说完,男子突然噤声,迅速将信封塞进俞瑾手中:"有人跟踪你!别回头,从东门出去,混入人群再回府!"说完,他压低帽檐快步离去,转眼消失在树丛中。</br>
俞瑾心跳如鼓,强忍着回头的冲动,装作欣赏风景的样子慢慢向东门走去。她能感觉到背后确实有道视线如芒在背。是谁?二姨太的人?大少爷的爪牙?</br>
回到金府后,俞瑾锁好房门才打开信封。里面是几张账目复印件和往来信件,清晰地记录了大少爷与二姨太如何通过虚报采购、伪造合同等手段,逐步转移金家资产到私人名下。更令人震惊的是,一封信中提到"上峰已准备对金铨动手",暗示政治风暴将至。</br>
这些证据若交给金铨,足以让大少爷和二姨太身败名裂。但后果呢?家族丑闻公开,金铨在政敌面前更加被动...俞瑾陷入两难。</br>
"俞小姐,七少爷找您。"丫鬟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br>
她匆忙藏好文件,整理了一下表情才开门。燕西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叠纸,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br>
"看!"他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展示手中的文件,"我写的文章被《新青年》采纳了!下期刊登!"</br>
俞瑾接过一看,是一篇关于新诗发展的评论,字里行间透着燕西特有的才气和热情。在现代,她读过无数《新青年》的影印本,如今竟能亲眼看到身边人的文章被收录,不禁由衷赞叹:"写得真好!"</br>
"多亏你。"燕西目光灼灼,"若不是你引介那些西方文学理论,我哪能有这些见解?"他忽然握住她的手,"俞瑾,我有今天,全因有你。"</br>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俞瑾能感觉到自己的脉搏在他指尖下加速。这几个月来,燕西的变化有目共睹——从纨绔公子到有志青年,开始认真思考文学和人生。这样的他,比原着中那个优柔寡断的燕西更加迷人,也让她更加难以自拔。</br>
"燕西..."她轻轻抽回手,"冷小姐知道你的文章被录用了吗?"</br>
燕西笑容一滞:"为何突然提起清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