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风大,您站了这么久,别凉着了!”</br>
一个老太监弓着身子站在黄袍白须老人,脸上无须,声音有些尖锐。</br>
但他看向黄袍白须老人的眼神,全是恭敬与忠诚。</br>
“这才站了一会,朕哪里会如此脆弱。”</br>
白须老人头也不回,淡淡说道。</br>
“陛下保重龙体,大胤的江山社稷还需要您操劳呢!”老太监声音有些颤抖。</br>
“凡事都要朕操心,内阁和六部那帮人又要来干什么?还不如告老还乡算了。”</br>
老人嘟哝了一句,言语中似乎对朝廷这些大员不满,但又无奈。</br>
“陛下,若是他们都告老还乡,国家重任全压您身上,您岂不是更加操心了。”</br>
老太监心头一咯噔,嘴上还是稍作劝说。</br>
“吕春芳,你这个司礼监的总管在朕身边也是几十年了,你说说看,朕是不是真的老了!大胤是不是真的病了?”</br>
“还有朝中一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去新主子面前争宠去了?”</br>
白须老人声音沧桑,但眼神却十分犀利。</br>
他突然转过身来,似笑非笑看着这个叫吕春芳的老太监。</br>
“陛下,您这是要了老奴的命啊!”</br>
吕春芳当即脸色大变,急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城头,“老奴只知道忠心侍奉主子,哪里敢妄议朝政啊!”</br>
“您在老奴心中,永远是那个圣明神武的永昌大帝!”</br>
也许听到永昌大帝四个字,就像在垂垂老矣的身体中打了一针肾上腺激素,白须老人身子挺了挺:</br>
“朕现在还能称得上圣明神武?后世史书能给朕一个中肯的评价,朕就不枉来这人间一趟喽。”</br>
“起来吧!朕只是随口说说,不难为你!”</br>
“谢陛下,谢陛下!”</br>
老太监吕春芳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恭敬站在一旁,不敢开口说话。</br>
今天这位皇帝怎么了,六部的尚书撂在御书房不见,竟然只带着吕春芳上皇城城头吹凉风。</br>
吹凉风也就算了,还发出如此要人命的感叹。</br>
但凡一句话没说好,那就是杀头的下场。</br>
即便是吕春芳跟了这么久,要杀估计也是一句话的事情。</br>
“六部的尚书还有朝廷的官员们不是说都说大胤国泰民安,万邦来朝,可为何关内道有人造反,为何北狄鞑子屡屡犯边,让我大胤损兵折将。”</br>
“中原瘟疫,东南洪涝,饿殍遍野,还有沿海又有什么倭寇登陆杀我百姓。”</br>
“他们以为朕年纪大了,老眼昏花,耳聪失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