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局外人

关灯
护眼
第31章 “清源行动”下的95号刘、何、许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肖镇万万没想到,这位比自己还小三岁、年仅55岁、前途本该一片光明的老邻居,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被彻底“围猎”,落得如此不体面的下场。</br>

肖镇很快通过刘菊香拿到了初步审查简报。</br>

看着这位自己也算看着成长起来的干部一步步滑向深渊,他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只能化作一声叹息:活该!</br>

简报揭示了刘光齐的堕落轨迹:过了五十岁,升迁到省委三把手的位置后,他感到了强烈的“天花板”焦虑。</br>

曾想申请调往西南或西北省份主政一方,但未获组织批准。</br>

这种失意,在他担任金陵市一把手后期就开始显现,成了被各路商人“围猎”的突破口。</br>

导火索是他的大儿子(比肖承勋大四岁,生于1959年)。</br>

改开后,这位“刘衙内”就仗着父亲权势在江南地界横行无忌,恶名远扬,到1982年已是当地有名的纨绔子弟。</br>

而刘光齐本人,则从1987年起彻底放弃了原则,夫妻俩各玩各的。</br>

简报中唯一清白的,是刘光齐的小儿子,从小被爷爷刘海中带在身边管教,跟着二叔刘光天(从事科研工作)生活学习,最终从金陵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相关专业毕业,现在在他二叔手下做研究。</br>

刘海中晚年对大儿子早已失去约束力,其家风问题甚至影响了刘光齐90年调任余杭省(主管经济)的机会。失意后的刘光齐,更加变本加厉。</br>

肖镇放下简报,对这个曾经的“露水学生”充满唏嘘。</br>

一切的根源,还是信念的崩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迷失了方向。</br>

窗外的深秋的风低沉而规律,仿佛在冲刷着世间的纷扰。</br>

肖镇正准备休息,书桌上那部“军绿色保密卫星电话”突然发出急促而低沉的蜂鸣。</br>

这个号码,知道的人极少。肖镇眉头微蹙,心中隐约有了预感。</br>

他拿起听筒:“喂,我是肖镇。”</br>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颤抖,带着浓重哭腔和绝望的声音,几乎不成句:“肖…肖部长?是…是我,老刘…刘海中啊!救…救命啊!救救光齐!救救我家老大吧!”</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四合院局外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局外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