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局外人

关灯
护眼
第39章 年1月的一场会议和一场葬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肖镇会完亲家后就回到航天研究院文昌基地,一头扎进月宫筑梦的宏伟蓝图里。</br>

月球基地的“洞穴技术路线”已尘埃落定,文昌旁边小岛上,为支撑未来地月运输庞大耗电的核电站正昼夜轰鸣,钢铁巨兽般的骨架在热带阳光下拔地而起。</br>

肖镇的心思更多在训练那些“千万里挑一”的航院天才苗子上,教授他们驾驭“超级电弹弹射航天器”的尖端技艺。</br>

至于那些超级工程的具体设计难题,自有弟弟肖曙统筹,他和秦老师只需在关键处点拨一二,为新一代铺路。</br>

元旦的余温刚散,李启明就叩响了肖镇办公室的门。</br>

“进来!”肖镇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飞舞。</br>

李启明推门进来,带着一股清晨的凉气:“哥,两件事。第一,张副主任和他背后那个‘家族’,九个人,全栽了,双规。”</br>

肖镇这才停下,将面前的笔记本屏幕熄灭,抬眼:“嗯,意料之中。第二件?”</br>

“第二件,”李启明翻动工作笔记,“中枢急件,请您务必出席京城的‘三峡大坝工程最终论证表决会’。信函强调,您的意见至关重要。”</br>

肖镇一听“京城”二字,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什么时候?这大冬天的,京城的干冷风能把我这把老骨头吹散了架……”</br>

李启明无奈地耸耸肩,翻了个不易察觉的白眼——这京城的西北风,又不是他李启明能呼来唤去的。</br>

1月7日,京城。</br>

专车驶出特殊通道,将南方的温热彻底隔绝。车窗外是萧瑟的北方冬日。</br>

会议地点设在庄严肃穆的某部委大会议室。</br>

议题醒目地悬挂在主席台后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最终论证表决会——该不该建?”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凝重。</br>

争论的核心,早已超越了经济账本,沉甸甸地压在“生态环境影响”这座大山上。</br>

在这个举国体制能移山填海的时代,钱和设备(拥有肖镇早年奠定的超重型工程机械基础,如几百吨级的“复兴”、“黎明”、“红岩”,以及红星、洛拖、山工、徐工等大厂的顶尖设备)并非真正的阻碍。</br>

真正的疑虑,是对母亲河可能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扰动。为此,调研论证已持续多年。</br>

会议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某些人心头的寒意。长桌两侧坐满了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部委负责人、地方代表。</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