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焦头烂额时,一位资深钓友听闻他们难处,骑着一辆略显破旧却收拾得很干净的摩托车,风尘仆仆地赶来支招。这位钓友名叫老陈,皮肤黝黑,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身着一件洗得褪色的钓鱼马甲,上面挂满了各种钓具小配件。他一进工坊,便用粗糙的大手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操着一口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说道:“小孔啊,你光在这工坊里闭门造车可不行,得去实地瞅瞅鲢鳙进食,找找灵感。我在这钓鱼圈摸爬滚打几十年了,这鲢鳙习性可复杂着呢,只有亲眼瞧了,才能琢磨透。”</br>
孔军一听,只觉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恰似在黑暗的迷宫中突然看到了出口,瞬间来了精神。他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握住老陈的手,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说道:“陈叔,太感谢您了!您这一番话,简直如醍醐灌顶。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光在这儿瞎琢磨,真是糊涂啊!”</br>
说罢,他转身看向鲢鳙妹,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待,急切地说道:“鲢鳙妹,咱得出去看看,说不定这就是咱们一直寻觅的突破点。”</br>
鲢鳙妹毫不犹豫地点头,脆生生地应道:“好,听你的,咱们现在就去。”</br>
二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带上观察记录的本子、望远镜等工具,便踏上了征程。彼时,烈日高悬,酷热难耐,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烤化。孔军开着那辆有些年头的二手皮卡,载着鲢鳙妹穿梭在各个水库和湖泊之间。车窗外,热浪滚滚袭来,车内的空调制冷效果不佳,不一会儿,两人的衣衫便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br>
到达一处水库边,孔军停好车,两人小心翼翼地沿着崎岖的岸边前行。岸边满是泥泞与碎石,脚下十分难走。孔军为了找到最佳的观察位置,快步向前,却不小心一脚踩空,整个人猛地向前扑去,重重地摔倒在泥地里。他的脸上、身上溅满了泥水,模样狼狈不堪。</br>
但他只是迅速爬起,用手随意地抹了把脸上的泥水,丝毫不在意满身的泥泞,眼神中依旧透着坚定,咬着牙说道:“这点苦算啥,只要能成,值了!”</br>
他们在湖边寻了个隐蔽且视野开阔的地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眼睛像探照灯一般紧紧地盯着水面,不放过鲢鳙的任何一个动作。鲢鳙进食时那微妙的姿态,让他们看得目不转睛。只见鲢鳙们缓缓靠近食物,先是轻轻摆动着鱼鳃,通过滤食的方式将周围的浮游生物、雾化的食物颗粒等吸入嘴中,它们对雾化的程度和速度要求极为苛刻,稍有偏差便会转身离开。孔军一边观察,一边快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笔在本子上飞速舞动,密密麻麻的字迹布满了页面,嘴里还不时念叨着:“你看,鲢鳙在吸食的时候,对雾化的程度和速度要求很苛刻,这和我们之前的设想有出入啊。”</br>
然而,连续观察了多日,他们收集到的数据杂乱无章,分析起来难度极大。孔军望着满本子密密麻麻的数据,眉头紧锁,愁容满面地说道:“这怎么整理,愁煞人也。这些数据看似毫无规律,要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简直比登天还难。”</br>
鲢鳙妹在旁轻声鼓励,她伸手轻轻拍了拍孔军的肩膀,温柔地说道:“别急,咱们慢慢捋。我相信一定能找到规律的。毕竟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观察记录,说不定某个关键信息就隐藏在其中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