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场比赛,中国队虽然在控球率上不落下风,但绝大多数都是无效控球。进攻杂乱无章,缺乏层次感和穿透力,几乎没有创造出任何像样的得分机会。反倒是新西兰队,利用几次简单的长传冲吊和定位球,给中国队的球门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若不是门将赵峰和后卫张芃发挥稳健,中国队甚至有可能在客场输球。</br>
最终,经过90分钟沉闷的鏖战,双方以0:0互交白卷。</br>
终场哨响,孙卫国面无表情地与对方主教练握手,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这场0:0,在他看来,比一场失利更让他感到失望。</br>
他径直走回更衣室,没有立即对球员们说什么,只是一个人坐在战术板前,陷入了沉思。</br>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另一个画面:</br>
如果今天站在中场的是陆弦,他会如何处理?孙卫国几乎可以肯定,面对新西兰队的逼抢,陆弦会用他那举重若轻的控球和精准的节奏变化,轻松地摆脱防守。他不需要复杂的过人,一个简单的变向,一个巧妙的拉球,就能为自己创造出传球的空间。然后,一脚致命的直塞,就能瞬间找到前插的武磊或陈思。</br>
如果今天在中场拦截的是田皓月和周海洋,他们不仅能完成防守,更能由守转攻,第一时间发动快速反击。他们的出球,绝不会是简单的横传回传。</br>
如果今天在中场不知疲倦奔跑的是陆辰,他的前插和后排进攻,将会给新西兰队的防线带来巨大的、不可预测的威胁。</br>
这一刻,孙卫国前所未有地“想念”他那些在欧洲效力的弟子们。他不是想念他们的名气,而是想念他们那种在高强度对抗下,依然能将球流畅运转起来的能力。</br>
他深刻地意识到,现代足球,中场就是生命线。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场,再快的边锋、再好的射手,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r>
这场比赛,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这支“纯本土”国家队的短板。国内球员在技术、意识,尤其是在高压下的决策能力上,与旅欧球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他们不是不努力,但他们的能力,确实让球队的运转陷入了僵局。</br>
孙卫国拿起笔,在战术板上重重地画了几个圈,圈住了中场的几个位置。他知道,接下来的第二场比赛,他必须做出改变。而这次新西兰之行,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未来的国家队,中场的脊梁,必须由那几个在欧洲证明过自己的球员来扛。而国内球员,谁能在这套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能成为合格的“零件”,将是他接下来要重点考察和抉择的难题。</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请大家收藏:()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