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关灯
护眼
第300章 烽火中的紫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同治六年夏末,风卷着沙砾抽打在中军帐上,像极了当年地堡城外的炮声。我蹲在篝火前翻动地图,指尖划过潼关险峻的轮廓,羊皮纸被烤得发脆,沙沙作响。</br>

亲兵突然撩开帐帘,兜进来的夜风带来的冰凉虽不能驱除暑热,但却让烛火骤缩成豆点 —— 他怀里揣着的蜡丸密信还带着汗味,蜡丸裂开的瞬间,朱砂字迹在烛火下泛着血光。蜡丸里包裹着一张小纸团。撑开纸团,上面是黄矮子独有的,臭得离谱的字迹,一张巴掌大的纸上,歪歪扭扭的画着几个字。“幼西王,考城方向…… 郭王娘她来了。”</br>

黄矮子派来的斥候细说了事情的经过。</br>

他说王娘在后村镇遭遇奸人陷害,离村十里又遇到了追捕的清军,黄矮子带兵打败了清军,格杀了带兵的总兵官,导致行踪泄露,遭遇左宗棠的伏兵追击。一路可谓是步步惊心。</br>

我下意识摸向胸口,那里藏着她绣的紫荆香囊,丝线早被汗渍浸得发暗。三年前离开妙西镇时,在她的闺房终究是跨过了红线,我问她后悔吗。她说崔莺莺也是这样。那日她塞给我这个香囊,说紫荆花开时便是团圆日,可如今豫西的山岭连棵活树都难寻。</br>

“她怎么来了……” 我轻轻将字条凑近了烛火,看着它一点点的变成灰烬。帐外传来马嘶,是新征的伊犁马在刨地,它们还不懂这地界的风沙能磨碎铁蹄。</br>

黄矮子的信里说,她遭遇变故,家道中落,为了寻我,带着两岁的稚童,一路从妙西镇踯躅西行,天可怜见,让她找到了在虞城县养伤的李蓉发,托付了幼儿,一心只想团聚。—— 这傻女人,你知道不想让孩子受罪,你可知道我也不想你受罪,你不知道如今太平军余部的旗号比催命符还狠。</br>

烛台突然爆出火星,溅在地图的 “延安” 二字上。</br>

我想起天京突围前忠王李秀成说的话:“有和,离开天京咱们就是流寇,拖家带口就是给清军送靶子。”他说得对,我当时还曾傻傻地想带走天京城内的老弱妇孺。可现实打醒了我。从天京突围到现在,身边跟随的弟兄渐次凋零,士卒已不满万,我拿什么给她安稳?</br>

“王爷,左宗棠的骑兵已到祥符,离咱们还有八十里。”亲卫萧铁头递来的塘报上盖着的陕甘总督朱红大印,刺得眼睛生疼。这个汉子是忠心的,一直护卫在我身旁。</br>

我盯着地图上蜿蜒的惠济河,那里本该是郭芙北上的必经之路,如今却画满了清军的黑豆 —— 左宗棠那老狐狸最擅长 “坚壁清野”“以静制动”,郭芙带着孩儿,怎么闯过那道铁索?</br>

帐外突然传来争执声,原来是新来的捻军弟兄在与老太平军相互推让粮食。我掀开帐帘,看见月光下他们褴褛的衣襟里露出半截红绸 —— 那是当年太平军的号衣残片。</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