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指着自己身后的士兵,指着赵世震身后的士兵与百姓:</br>
“别和我说辛苦,别和我说磨难。他们哪一个都比你们辛苦?</br>
因为你是帝王,便是败了,还有一个活命的机会。他们的命,会被谁赦免呢?”</br>
潘小安手指内侍,“来人,将他带下去宰了。既然他想为主子赎罪,就成全他的美名。”</br>
那内侍吓得脸发白,腿发软。</br>
“坚强点,勇敢点。”潘小安对他鼓励道:“既然选择孤勇,就不要退缩。”</br>
不一会,内侍的头颅,就被送了过来。</br>
潘小安指着城门吩咐:“把他的头颅挂在城门口,写上媚上者。”</br>
“想在我这里博正直之名,痴心妄想。任何帮助帝王说话的人,一律斩杀。</br>
强权不需要歌颂者。把这几个字刻在石碑上,立在此地。”</br>
有打小心思的吐蕃大臣,便取消了这个念头。</br>
他们知道,眼前的男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想在他面前树立忠君爱国的人设,怕是不容易。</br>
但也有胆子大的。</br>
一个胡子花白,眼神阴鸷的老者,走上前来。</br>
“不知安王,如何安排我们皇帝?”</br>
潘小安看向潘丰收。潘丰收出列。</br>
“你是哪位?”</br>
“老夫是整事大相”</br>
“整事大象?”潘小安看着瘦不拉几的老者,莫名搞笑。</br>
但这老者的职务,着实不低。他是掌管吐蕃司法事务的总官。妥妥的实权派人物。</br>
“大相,你有何章程?”</br>
老者翻个白眼:“你是哪位?”</br>
潘丰收冷哼:“我是安王的叔叔。”</br>
潘丰收虎了吧唧。说话直来直去,顶死人。</br>
但他没说错。论起辈分,他确实是潘小安的叔叔。</br>
他从潘小安去汴梁,就跟着潘小安扛行李,一直到今天。</br>
老者见其这样说,这才理会他。由此可以看出老者人品的不堪。</br>
“我家皇帝是皇帝。你们侵我邦国,当然要以帝王待之。”</br>
“混账”潘丰收斥责。“你见过谁家亡国了,还能当皇帝的?”</br>
老者咕咚嘴:“当以王待之”</br>
“我家安王才是王。他有何德何能,能做王。再说。”</br>
“当以侯待之”</br>
“我等出生入死,为安国征战,尚且没有封侯。你家皇帝有啥功绩?”</br>
老者捋捋胡须:“我家皇帝为了这一城百姓,免于刀火,自己忍受委屈…”</br>
“住嘴”潘丰收怒斥。“安国大军只诛王侯,何曾伤害过百姓?</br>
你这匹夫,言之凿凿,忠君爱国,可曾为百姓伸张过?”</br>
老者哑口无言。</br>
“速速退下,休要聒噪。”</br>
赵世震见内侍和宠臣,皆被潘小安驳斥,只能自己站出来。</br>
“安王,你要怎么安排我?”</br>
“投胎帝王家,你已比世人多福许多。今日我不杀你,带上你的王妃去往金州府。</br>
我会给你良田百亩,足够你做个富家翁。”</br>
赵世震放下心。“能活命,能有地种。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吧?”</br>
“谢安王”</br>
潘小安不接受感谢。“无需谢我,要谢只谢你。谢你做了明智的选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