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议郎则是最好,皆是名士高徒为此任,随时可补缺要职。</br>
不行去丞相府也不错,司马朗就在丞相府为任,事多功劳高,日后亦容易脱颖而出。</br>
回家要立刻将这消息告知德祖,再耳提面命勉励他一番。</br>
至于月桂酒阁之事……过段时间再打他算了。</br>
“那就如此,调运粮草、各地赈灾之事,交由尚书台办理。”</br>
“戏爱卿留在尚书台辅事。”</br>
“董承逆党之事,待大理寺审理完,呈上决断再议。”</br>
这逆党的事其实也已经没什么好商议的了,满朝文武如今根本没有人会为董承说话。</br>
……</br>
许泽走马上任大理寺,从外督巡回来,其实也才一个多月。</br>
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br>
上午,许泽从自家的财库之中,拨出比三千金的资产,自卫氏工坊招来匠人十六名,劳工数百。</br>
开始扩建大理寺。</br>
除却换牌匾之外,门外设两座威武霸气的抱鼓石雕,鼓上为獬豸,栩栩如生。</br>
内扩演武院,开设四间储院,以存储卷宗档案方便查看。</br>
扩后院宅邸三座,设为文学掾、书吏、狱丞、律博士等值守居住。</br>
布置完后,整个院落的空余尚且还有许多,等同于将整个大理寺扩建了约莫一倍。</br>
因此大理寺三百余名上下官吏乃至杂役都俱是欢庆之态,自早晨起就开始不断交谈,传言的版本飞速变化。</br>
有人说这些扩张的内城宅邸、钱财,都是许少卿找陛下要来的,先前因为遭诬陷含冤入狱,陛下和丞相心中亏欠。</br>
也有人说是因初三夜里许泽暗中布局的功绩,让董承等人谋划全盘落空,陛下亲自赏赐所得。</br>
最后是有些“知情人”说出了真相,这后面的宅邸,就是许泽早年买下的,那时候还没建都呢。</br>
扩建的钱财、劳工等,全部是自己出资,至于匠人……那更是人脉通达,人家招呼一声,大把的军匠官匠争着带学徒来,不收工钱都要来。</br>
传言到此,更是让人惊叹,特别是买宅邸这种事,他怎么就算到日后这块地界会成为内城的官邸区域呢?</br>
建都之后,内城的这一块地界可是扩大了十倍不止,许泽就能精准的算出这三座宅邸连同街巷,就能接壤大理寺?</br>
反正不管怎么样,人家许君侯就是有本事,许都建都数年之久,廷尉府衙一直是那些许地界,三百号人挤在一个差不多尉所大小的衙署里,库阁都是一座老旧的木楼。</br>
光是用于关押的常狱就占据了一半地界。</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