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关灯
护眼
第255章 每个人说得又还挺有道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二策,言明未来战势,曹操看似稳居中原,广收民众,实则是四面受敌,此时的盟友定会成为未来的敌人。</br>

曹军至今年已达军数大限,拥兵四十余万,尚且不能攻克魏郡,自明年起,兵马将会逐年锐减,当初的青州兵大多都要因年岁而遣散回乡。</br>

能用之兵其实很少。</br>

如此则以久守为战,耗损曹军,数年后则能依靠外族骑兵、世家底蕴转衰为盛,乃至反攻。</br>

配合第一策,便能够和西凉众将虎视中原,止曹操崛起之势。</br>

第三策,则是倾毁青徐!</br>

青徐乃是曹军粮草之腹地也,司马懿在策论之中做了一个估算,青州暂且不提,徐州每年的粮储有一百一十万石。</br>

每年用于赈灾、发于灾民的粮食大致在三十万石。</br>

则能储八十万,三年则是二百四十万,若用于两地全面开战,战事割据之后,光是依靠青徐运粮的路线,就能保住自己的右翼不会崩溃。</br>

民众不会失望。</br>

所以司马懿对徐州这个“大粮仓”的估算就是在二百万,因为徐州士人知晓此战略之重,时刻注重仓储。</br>

当然这个数字也不会继续增加,因为三年存粮便是大限,陈旧的谷粮若是到了一定年份,会以开仓放粮的惠政发出去,换取民心。</br>

袁绍在策论之中找到了一份图纸,乃是一份陈旧的徐州水利工事图,这是二十多年前,建陂、通渠所用的图纸。</br>

徐州很多地方现在都还在沿用之前的古旧建筑。</br>

司马懿的计策是,待雨季时黄河涨水,倾大量的兵马顺河而攻,掘毁几个关键的堤坝、河陂,可以让徐州陷入一片洪灾之中。</br>

就算不能得城,亦可毁掉存粮。</br>

粮食遭损毁,则曹操所拥的储粮必少一半,只剩许都之粮也,他将会疲于应对各地的灾害,百姓的怨气。</br>

那时候内部就该分化,则配合一二策,趁势瓜分,将曹操击败之后鲸吞其地盘,迎回天子奉于邺城,岂不易如反掌?!</br>

袁绍看完之后,深知此人乃是大才,放下书卷当即又将赵福叫了回来,目光凝重的问道:“你说他已经被掳走?是何人劫走?可有猜测?”</br>

“许泽吧,”赵福完全没有任何线索,但是这个名字脱口而出。</br>

袁绍轻抚胡须,暗暗点头:“你又如何得知呢?”</br>

“许泽一直非常针对司马氏,也不知是有何私怨,总之到了一种稍有不悦就要去司马家找麻烦的地步,原本那许泽心胸还很宽广,但只要涉及司马氏的事,就显得心眼很小。”</br>

袁绍感同身受,叹了口气:“可能,这司马氏也曾经看不起许泽过吧。”</br>

“许小贼是这样的。”</br>

袁绍听了半天,知道赵福也没什么证据,就放他等了几兄弟回来后,先回常山老家去,可以给他要一个当地的吏员当着。</br>

“可惜了,如此人才,却不能到我身边,还被许泽捏断了双腿……如此年轻啊!”</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