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想的头疼,李文忠笑道:“还有一种方法,不过有伤天和。”</br>
朱棡听到这里,他可不想什么有不有伤天和的事情,他只是想要地方更稳定。</br>
毕竟朝廷以后肯定会迁徙百姓过来。</br>
当地的土地也会沦为汉人的土地,他做这些事情虽然会被史书诟病,可汉人要是在片土地上生存下去,他就是功臣。</br>
朱棡撇了撇嘴,笑道:“表哥,您有什么高招就说吧,咱哥俩在这也没有外人。”</br>
“拉拢人数少的亲近汉族的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进行屠杀。</br>
后面如何……”</br>
后面?后面不用朱棡想,他也清楚是什么意思,人口没了,亲近大明的民族获得肥沃的土地。</br>
然后这些人会使用汉语,穿汉服,和朝鲜还有高丽人一个样子。</br>
李文忠看朱棡还在犹豫,笑道:“这事朝廷不会说什么,毕竟都是民族仇怨。</br>
咱们哥俩就那么多兵马,你说是不是?”</br>
这些话,就像恶魔一样在朱棡的脑子里面,挥之不去。</br>
朱棡握紧了拳头,狠狠道:“表哥,这事兄弟干了,要不解决一些人口,咱们很难进攻缅甸。”</br>
“这事都是民间的一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br>
李文忠的这些话如果让朱重十听见,肯定会夸奖他为人才。</br>
殖民灭绝当地人口是最有效的消除隐患的方法。</br>
不管是蜀王朱椿,还是远在朝鲜的汤和,都是在移民来消除当地人的影响力。</br>
对于习惯汉化的朝鲜,爪哇的移民力度还是太小。</br>
一些大明的百姓也不愿意前往爪哇。</br>
朝鲜则不同,这些人对大明比较向往,愿意离开故土,前往大明的境内。</br>
李文忠和朱棡二人回到城主府,坐下的李文忠找到当地的通译,“你将老挝宣慰司的一些民族情况写给本国公。”</br>
通译只是老挝宣慰司的人,懂汉话,可是对当地的民族不了解,尴尬的挠了挠头,“国公爷,下官也不懂这些民族……”</br>
“废物!”</br>
“国公爷,下官认识一位老管事,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他懂,下官去叫人。”</br>
李文忠挥退了通译,查看地图,“咱们得要挑拨其两个族的内斗,最好是大一点的族。</br>
这样还可以出兵消灭了两家。”</br>
朱棡听到这话,一阵胆寒。</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