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驾崩于瀛台涵元殿。</br>
皇帝是何时咽的最后一口气没人说得清,只知发现龙驭上宾时是在申时,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br>
军机大臣紧急集议,却因载丰之子溥义尚未进宫,担心病中的老太后忌讳,所以在孩子抱来前先秘不发丧。</br>
消息传到“北府”,老醇王的侧福晋刘佳氏放声痛哭,当初老太后将小儿子载涛过继给了奕莫,如今又要来夺走自己的小孙子了。</br>
可哭有什么用?小溥义还是被前来迎接的庆王奕匡接进宫了。</br>
当老太后用她那骨瘦如柴、如鸡爪般的手摸向孩子的脸时,小溥义被吓得哇哇大哭,大声喊着“要嬷嬷,要嬷嬷啊”。</br>
老太监李连英急忙取来了一串糖葫芦,却不料被他的小巴掌打落在地,随后继续大哭特哭起来。</br>
老太后不高兴了,瞪了一旁不知所措的载丰一眼。</br>
“这个孩子,可真别扭。”</br>
...................</br>
晚上十点。</br>
慈喜太后穿戴整齐,在福昌殿的东暖阁召见军机大臣。</br>
看着跪在下面的一众大臣,她想起了前几天瀛台那边太监传过来的一个消息。</br>
说是皇帝在听闻自己病重后,竟然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br>
哼,不还是死在了自己的前面?</br>
想到这,慈喜淡淡说到。</br>
“皇帝到底是走了,那溥义就是嗣皇帝了。”</br>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庆王奕匡,“臣等谨遵懿旨。”</br>
紧接着,张之洞与袁世铠也接着喊道:“皇太后圣明。”</br>
太后对这三人的反应算是满意,随后表情又带了点感伤。</br>
“我这么做啊,算得上是对得起生前死后的人了,庚子年若不是荣禄,哪有咱们的今天?那时候处境之难,就算张之洞、袁世铠不清楚,奕匡总是知根知底的。”</br>
奕匡急忙点头,“是。”</br>
荣禄是溥义的外祖父,在当年的拳匪治乱中立了功,看来今天老太后是想以此来报恩了。</br>
慈喜大概也知道今天自己是说多了,这些本是不该当着几个汉大臣讲出来的,所以也就转移了话题。</br>
她指了指载丰。</br>
“国赖长君,但嗣皇帝毕竟还小,不如就由载丰监国吧,也就等于长君一样。”</br>
“奴才恐难以胜任啊。”</br>
载丰急忙磕头,却被老太后打断了。</br>
“我自然知道你拿不起来,怕什么?有我在呢,以后一切军国大事,都须先跟我回明了再办。”</br>
站在后头袁世铠一听这话,是打心眼里佩服啊,由小溥义继承大统,让载丰做为傀儡,太后甚至都不必垂帘仍能掌握实权,且在形式上没有一点争议之处,这手腕实在是高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