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关灯
护眼
第294章 满洲发展计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九零九年,新上任的阿梅利国总统塔夫脱提出了“金元外交”政策,即用金钱代替武力,为本国资本和商品在海外寻求出路,他支持主张经济扩张的诺克斯当上国务卿,并将争夺中国东北铁路的投资权作为主要的外交目标。</br>

最先在其中嗅到商机的人是“铁路大王”哈里曼,他在修完第一条横贯阿梅利国的铁路后,就又想出来了个“环球铁路”计划,就在他找寻介入的机会时,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主动找上了门来。</br>

二人一拍即合,哈里曼同意投资,而这个年轻人便是司戴德。</br>

此人自幼便跟父亲学习华语和倭语,一九零一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便考入华国海关,在沙倭战争中担任过路透社驻朝显记者,并于一九零六年被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任命为阿梅利国驻奉天总领事。</br>

多年在东北的生活,让司戴德有足够的时间来深入考察这片黑土地,并将此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内容汇总成文提交给了当时还是陆军部长的塔夫脱。</br>

文中强调,阿梅利国必须积极介入东北事务,通过借款、贸易、修筑铁路等方式在沙国、倭国口中夺下更多的利益,以此提升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为将来构建全新的世界格局奠定基础。</br>

这个看法深受新一届政府重视,于是一个由总统牵头、华尔街巨头出资、司戴德亲自执行的“满洲开发计划”启动了。</br>

从整体上看,司戴德前期的工作算是比较成功,在得到本国支持后又将重心转移到了华国内部。</br>

当时华国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对阿梅利国的态度还算友善,司戴德也在东三省改制、设立“东三省银行”、反倭宣传等问题上积极配合,所以他很快就与以奉天巡抚唐绍仪为首的一众官员建立起了十分良好的关系。</br>

可让司戴德没料到的是,当进入实质的投资阶段时,他的计划却是屡屡受挫、寸步难行。</br>

问题主要来自内、外两方面。</br>

一是沙国、倭国在面对后来者阿梅利国时选择了合作联手,他们共同通过外交方式向奉天总督府施压,甚至扬言必要时刻会诉诸武力。</br>

二是奉天内部,不论文官还是武将都太过软弱了,平时一起喝酒吃饭都还不错,但真要让他们承担沙、倭的怒火时就跑了个干干净净,就连关系不错的唐巡抚,也借“感谢阿梅利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事溜去了华盛顿。</br>

司戴德也去找过几次总督徐世昌,但只要一提到借款、修铁路的事,那老头就开始装糊涂,所以这事是一推再推,半年多过去仍是一事无成。</br>

直到有一天,营口顺记那边传来消息,说有个叫于文斗的商人要高价从阿梅利国购买采矿设备,而且那人话里话外还有要扩大更多业务的意思,他们不敢拍板才问到奉天领事馆这里。</br>

多年的外交磨炼,让司戴德练就出了极为敏锐的政治嗅觉,他顿时就对这突然冒出来的于掌柜来了兴趣,立马起身就到营口与其相见。</br>

也正是从跟于文斗的多次交谈中,他知道了杜玉霖这个人,于是在回到奉天后就开始了深入的背景调查,结果是越调查越心惊。</br>

这个青马坎出身的土匪,竟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便通过赫赫战功从管带升任后路统领,在刚结束的剿匪中还生擒了沙国人支持的大匪首陶克陶胡,实力不可谓不彪悍啊。</br>

甚至司戴德还从一个极为秘密的信源得知,就连在去年那场震惊海内外的“间岛之战”中也有这杜玉霖的影子。</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