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关灯
护眼
第17章 傻狍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山林,清晨的林子里头还飘荡着薄雾。</br>

越深入老林子,气温就越低,到了晚上,甚至温度能骤降到零下三四十度。</br>

这样的极寒环境下,有一点疏忽大意,就能冻坏人。</br>

张红旗和赵铁柱一人背了个大筐,里头装着干粮、斧头、绳索啥的。</br>

赵三喜光背着他那杆撅把子,进了山,他才是主力,要尽可能的让他节省体力。</br>

虎头撒花一样跑前跑后,时不时停下闻闻雪地上的气味。</br>

气温足够低,<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在外的积雪都冻了一层硬壳子,踩上去稳稳当当。</br>

树林间的积雪松散,人一进去,轻松就能没过膝盖。</br>

寂静的山林之中,偶尔有分辨不出种类的鸟叫声传来,亦或者簌簌的轻微响动。</br>

哪怕是刚进林子,也不是真正的啥玩意都没有。</br>

雪地上蹄痕爪印都不缺,只不过这些不是张红旗他们的狩猎目标。</br>

“红旗你瞅这,这爪子印就是兔子留下的,旁边这种的,估摸着是野鸡。”</br>

如果说一开始赵三喜愿意带张红旗一块进山多少因为点怜悯,那么眼下,他是真把张红旗当成正经的帮手培养。</br>

巡山打猎的人,好些都不乐意跟旁人搭伙。</br>

拥护(因为)啥?</br>

进了老林子,各种匪夷所思的情况都能遇见。</br>

不靠谱的搭子在关键的时候,非但帮不上忙,反而容易把自己个儿坑死!</br>

老话说的好,搭伙进山,必须人合槽马合套。</br>

光凭没有外心不管用,还得有足够的默契才行。</br>

赵三喜爷俩自不用提,父子连着心呢。</br>

赵铁柱虽然有点憨,但是一进林子,他啥事都听指挥,哪怕他爹让他把脑袋塞熊瞎子嘴里呢,都不带犹豫的。</br>

张红旗属于半道加入的,可他本来在屯子里名声就不坏,老实孩子嘛,听话内向啥的,在这年头,都还算是夸人的词。</br>

加上这几天相处,赵三喜很认可张红旗。</br>

虽说没正经拜师啥的,可赵三喜也没藏私的心,瞅见啥教啥。</br>

“不过这些小玩意可不是用枪打的,真想整,得下套子、卡子。”</br>

赵三喜一边走一边教,张红旗不停的点头。</br>

不管是兔子还是野鸡、松鼠啥的,都不是带枪的猎人整的玩意。</br>

你想啊,这些小东西才多大点啊,一枪打中,怕是毛都留不下几根。</br>

赵铁柱也比往常精神,一是心里有了惦记,二是有个同龄人一块,有意思的多。</br>

爷仨赶了一天的路,中间休息了一回,胡乱整了口干粮。</br>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赵三喜早早喊停,找个背风的地方挖雪窝子准备过夜。</br>

隆冬时节老林子里赶路,可不敢贪晌,敢等到天擦黑再咂摸过夜的地方,可就有点晚了。</br>

挖好了雪窝子,拖过来枯树根,捡点干柴生起篝火,天色这才慢慢黑下来。</br>

这时候,山林中的气温开始骤降。</br>

“红旗啊,你别瞅冬天山里遭罪,可这时候的野牲口最好打,天一暖和,反而不好整了。”</br>

赵三喜一边翻动着正在烤的苞米面饼子,一边唠闲嗑一样传授经验。</br>

确实是这样的,等到开春天暖和,老林子里枝繁叶茂的,环境复杂不说,野牲口还一个个精的要命,也就是路比冬天好走那么一点。</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