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乡下这些天,宝根一家算是开了不少眼界。</br>
尤其是对比起在小苏州胡同过的日子,他们之前埋藏在心里的那些苦楚和忐忑已经烟消云散。</br>
陈玉华就曾多次对着窗花发呆,总说若是没见过乡下人过的这样日子,根本没资格说自己在城市里过的苦。</br>
作为林家回来串门子的孕妇,她这几天几乎不在食堂吃,而是和柳茹茵在家里开小灶。</br>
乡下的地方大,加上就老林家一个邻居,所以柳茹茵是放开了胆子的造。</br>
她们不是社员,谁也管不到她们头上。</br>
之前在大杂院里不好意思公开弄的食物,如今都偷偷弄上。</br>
小米粥熬腊排骨、白面馒头里塞紫皮山药、玉米面加些野葱摊成饼子。</br>
最近还多了一点野猪肉,剁得稀碎包饺子。</br>
已经坐稳了胎的陈玉华胃口出奇的好,尤其是吃饺子时那醋就差点直接喝下去。</br>
只不过最近她又爱上了吃辣,对辣椒的耐受度一度逼近了宝根这个湘南人。</br>
这种新情况让林老爷子请来村里的医生给陈玉华再次号脉,确定肚子里确实只有一个。</br>
“所以玉华肚子里到底是个小子还是个丫头呢?”</br>
林大爷干活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这个问题来来去去。</br>
在宝根上辈子的记忆里,他记得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乡下的运粮队都会从矿场边上过,</br>
那场面非常壮观。</br>
车队一个接着一个,小半天都走不完。</br>
有时候车队之间还会因为抢道或者插队而发生小小的冲突。</br>
朋友们总是吹嘘——说车队的尽头是粮站,那里的人办事总是不紧不慢的。</br>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粮站的人手里好烟一直不断。</br>
那时的宝根就想过,长大了要是能进粮站上班就好了。</br>
1960年有些特殊,不少地方都是粮站带着车队上门收粮。</br>
带队的粮站站长跟黑旋风似的,一身晒出来的黑皮,进门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尴尬的笑容。</br>
半包丰收拿出来给大队部的几个人都递一根。</br>
丰收烟是京城自己产的,八分钱一包。</br>
乔三文带头接过烟,闷头闷脑的点上,吸了两口这才出声。</br>
“我们大队的任务粮都在库里,装吧,装吧!”</br>
乔三文脸上的笑容是挤出来的,但嘴角的抽搐却无法掩饰。</br>
粮站站长无声的拍拍乔三文的肩膀,转身出了办公室。</br>
这种情况他见得多了。</br>
但他也没办法,屋漏偏逢连夜雨。</br>
减产到了这个地步,偏偏北边的翻脸要还债。</br>
粮站车队的人们都低着头做事,遇到村里人也只好尬笑着点点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