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领着徒弟们,清理出场地,开始研究图纸,准备工具。</br>
张大力的“铁匠铺”更是炉火烧得通红,“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几乎昼夜不息,他不仅在锻打李慕白要求的加固件,也在尝试用新方法提升普通铁器的性能。</br>
妇孺们也没闲着,烧水送饭,收集柴火,甚至翻箱倒柜地找出家里最后一点可能用得上的废铜烂铁。</br>
整个赵家村,像一架沉寂已久的机器,在李慕白带来的图纸和希望的驱动下,开始轰然运转起来。</br>
新的种子带来了新的希望。</br>
仙师要给大家种粮食出来,需要整一块地的命令一下,整个村子都动了起来。</br>
新工具的加入让他们干劲十足;除了安排去砍树进山的青壮。</br>
其他人都自发的前来劳作,负责开荒种菜的,拿着锄头、铁锹,开始清理杂草、翻整土地。</br>
孩子们则被组织起来,负责收集家禽粪便和杂草,为扩大堆肥做准备。</br>
整个赵家村,仿佛从一场噩梦中醒来,虽然身体还带着伤痛,饥饿感依然存在,但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忙碌却又充满希望的氛围。</br>
在李慕白的规划下,李家祠堂后面以及村里几处向阳、方便取水的空地被迅速开垦出来,变成了新的菜园。</br>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按照李慕白的要求,挖沟、起垄,将那些珍贵的萝卜、白菜、菠菜种子播撒下去。</br>
由于担心肥力不够,李慕白还指导他们将初步发酵的堆肥,虽然味道难闻,也少量地混入土壤中。</br>
播种完成后,浇水、看护成了老人和孩子们的重要任务。</br>
每一块新开垦的菜地都被仔细地用树枝围了起来,防止仅有的几只鸡鸭鹅搞破坏。人们每天都会去看看,期盼着能早日看到绿意冒头。</br>
虽然这些速生蔬菜无法完全解决粮食危机,但它们至少能提供急需的维生素,改善单调而缺乏营养的饮食结构,缓解人们对饥饿的恐惧。</br>
但希望的背后,隐忧依然存在。</br>
粮食的总量仍在持续减少,新种的蔬菜和“试验田”的作物还需要时间才能收获。</br>
山匪虽然暂时没有动静,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何时会卷土重来。</br>
翌日清晨,朝阳刚刚越过东山的山脊,金色的光辉便洒满了整个赵家村,给忙碌的村庄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泽。</br>
但祠堂前的空地上,气氛却再次因为几张摊开的图纸而变得凝重,甚至带着一丝……荒谬感。</br>
李慕白再次召集了核心人物——赵长根、张大力,以及村里那几位胡子花白、手艺最精湛的老木匠。</br>
与昨天不同的是,这次人群中多了一个略显瘦弱的身影。</br>
张大力的儿子——张宝根。</br>
一个十三四岁,继承了父亲沉默寡言性格的半大孩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