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瞳孔都放大了几圈,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br>
粮食!铁器!盐巴!药!</br>
这些……这些在他们看来比命还金贵的东西,李先生说……说可以用他们这穷山恶水里的“东西”去换?!</br>
“李……李先生……”赵长福的声音因为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微微颤抖,他小心翼翼地,带着一丝近乎卑微的求证语气问道:“您……您的意思是……用咱们这山沟沟里……土里刨出来的玩意儿……真能……真能换来白花花的大米和金贵的铁料?!”</br>
这……这简直比说书先生讲的“点石成金”还要玄乎!还要不可思议!</br>
他们祖祖辈辈守着这片破山沟,除了土里刨食,累死累活一年到头还填不饱肚子,还能有什么东西是“外面”那些“有实力的朋友”稀罕的?</br>
难道是山里的野味?可那玩意儿打了也存不住啊!</br>
还是……他们编的草鞋?纳的鞋底?</br>
赵长福的脑子彻底乱了,几十年根深蒂固的认知正在被李慕白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冲击得摇摇欲坠。</br>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br>
李慕白见鱼儿上钩,肯定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淡定笑容。</br>
他没有过多解释那个“外面”到底是哪里,也没有解释为什么那些“朋友”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只是接着往下说,伸出三根手指,条理清晰地开始布置任务:</br>
“所以,赵叔,我现在就需要你,帮我费心在咱们村,甚至抽空去附近的村子问问,留心收集三类东西。”</br>
“第一类,”李慕白竖起第一根手指,目光扫过赵长福身上那件打满补丁却针脚细密的粗布衣,“是咱们这儿手巧的妇人做的手工艺品。”</br>
“比如,绣的还算能看得过去的绣片、绣个荷包香囊啥的;或者用山里的草啊、藤啊编的小篮子、小筐子,结实耐用点的;还有就是……嗯……小孩子捏着玩的那些泥人、小木雕,有点意思就成。关键是要做得用心、细致些,哪怕旧一点,有点磨损也没关系,有那份‘味道’就成。”</br>
“第二类,”他竖起第二根手指,想到了现代社会对原生态、纯天然药材的追捧,“是山里采的那些特殊的药材。最好是咱们本地特有的,外地少见的那种。关键是要炮制好、晒干透了,能放得住,不容易坏的。”</br>
“第三类,”李慕白竖起最后一根手指,语气稍微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目光变得有些微妙,“就是一些……嗯,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甚至可以说是……破破烂烂的‘老物件’。”</br>
“老……老物件?”赵长福更糊涂了,眉头拧成了个死疙瘩。这词儿他听着耳生。</br>
“对,老物件。”李慕白加重了语气,循循善诱,“比如啊,不知道哪个朝代留下来的旧铜钱、铁钱,哪怕锈得不成样子,字都快看不清了,也行。”</br>
“或者,是以前大户人家用过的铜镜,不小心摔破了,只剩下几块碎片,上面可能还有点花纹的。”</br>
“还有就是,那些有点年头的瓦罐、陶盆、粗瓷碗碟啥的,哪怕看着又破又旧,甚至边上磕了个口子,底下裂了条缝的,只要是老的,有些年头的,都可以收。”</br>
李慕白看着赵长福越来越迷茫的眼神,索性把话挑明了些:</br>
“总之呢,这些东西,越旧越好!越看着像没人要的破烂……可能,在‘外面’那些朋友眼里,就越值钱!”</br>
他心里却在疯狂憋笑。</br>
老子这忽悠……呸,这商业企划,简直是天才!</br>
这些东西,在这个生产力低下、人命如蝼蚁的五代乱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