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关灯
护眼
第131章 面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您还记得?”刘局长赶紧让座。</br>

“当然记得,当年我还亲自去搬的。”老馆长拿起我刚才看的那幅山水画,“这幅画我有印象,当时就觉得不一般。”</br>

他又看了看那幅字:“这个更不用说了,绝对是真迹。当年图书馆的老馆长就跟我说过,这是他们的镇馆之宝之一。”</br>

张教授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br>

“老馆长,您确定?”刘局长追问道。</br>

“确定。”老馆长点点头,“这位小伙子说得对,当年搬迁确实比较混乱,不少好东西都混在一起了。”</br>

张教授站在那里,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作为省里大学的教授,被一个年轻的古玩商贩当场打脸,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br>

“就算是真的又怎样?”张教授强辩道,“现在市场上这种东西很多,价值也不高。”</br>

老馆长摇摇头:“张教授,这话就不对了。真迹就是真迹,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变的。”</br>

“而且…”我接过话头,“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幅山水画应该是明代中期的作品,从笔法来看,很可能出自名家之手。这样的东西,市场价值可不低。”</br>

张教授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显然对我的话很不服气。但在老馆长和刘局长面前,他也不好发作。</br>

“刘局,既然已经确认了,这批东西该怎么处理?”李主任问道。</br>

刘局长想了想:“先把有价值的挑出来,重新整理归档。其他的普通旧书可以按程序处理。”</br>

“那这个工作…”李主任看向我和张教授。</br>

“我看就让小王来负责吧。”老馆长提议道,“他的眼力确实不错,而且对这批东西的来源也比较了解。”</br>

张教授的脸色更难看了:“一个做买卖的,能有什么专业水准?万一看走眼了怎么办?”</br>

“张教授放心,我只是帮忙挑选,最终的鉴定还是要靠专业机构。”我客气地说道,“如果您不放心,可以一起参与。”</br>

“哼!”张教授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我也留下来监督一下,免得出什么纰漏。”</br>

刘局长看出了火药味,赶紧打圆场:“那就辛苦两位专家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br>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和张教授在一种微妙的对抗中整理着这批文物。我每拿出一样东西,他都要反驳几句,但往往被事实打脸。</br>

比如一本看起来普通的线装书,我发现它的纸张和装订工艺都很特殊,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珍本书籍。张教授一开始坚持说是现代仿制,但当我翻到版权页时,上面清晰地印着“民国二十年”的字样。</br>

“这…这可能是后加的。”张教授强辩道。</br>

老馆长在旁边看得直摇头:“张教授,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啊。”</br>

最让张教授难堪的是一幅看起来很普通的花鸟画。他一开始断定这是现代工艺品,但我在画的背面发现了一行小字,记录着这幅画的流传经历。</br>

“民国三十五年,某某先生赠予图书馆收藏。”我念出了那行字。</br>

刘局长也凑过来看:“确实是这样写的,字迹也很老。”</br>

张教授彻底说不出话来了。</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