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雪抽回手,耳尖却先红了:"藤椅?我坐那儿像个老阿婆。"她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倒是你,明儿别总绷着个脸。"指腹轻轻戳了戳他紧绷的下颌线,"笑一笑,让买绸子的太太们觉得顾家少东家是个有血有肉的。"</br>
一夜过去,顾承砚和苏若雪为慈善义卖做着最后的准备,而一场更大的舆论风暴即将随着黎明的到来席卷上海。</br>
第二天破晓,顾承砚在绸庄后堂闻到油墨味时,王记者的报纸正"哗啦"一声拍在他茶盏旁。</br>
头版通栏标题红得扎眼:《顾氏绸庄揭日商黑幕!查扣军布箱现"帝国陆军"暗纹》,配图里山本的保镖黄发小子正梗着脖子往卡车上搬箱子,货箱缝隙里露出的灰布角被镜头拉得清晰。</br>
"王兄这张照片选得妙。"顾承砚指尖摩挲报纸边沿,油墨沾了一手,"把日本人的刀把子亮给全上海看。"</br>
王记者灌了口茶,喉结滚动时像吞了团火:"今早报童刚出报摊,我亲眼见个拉黄包车的把车往边上一扔,掏铜子买了五份——说要贴在十六铺码头的墙上。"他压低声音,"巡捕房的张头儿刚才还派人来问,说有三个洋行的买办要退山本的订单。"</br>
话音未落,前堂突然传来喧哗。</br>
顾承砚掀开门帘,就见柜台前挤了七八个人,穿竹布短打的车夫举着报纸:"老板,给我来两匹婴童绸!"戴瓜皮帽的老主顾拍着柜台笑:"我家孙女儿百天,就要顾氏的绸子做百家衣!"最前边的小媳妇攥着块旧帕子,眼睛亮得像星子:"我男人在杨树浦纱厂做工,他说顾先生是替咱们硬气!"</br>
苏若雪站在柜台后,指尖翻飞地拨算盘,耳尖却悄悄红了。</br>
她抬头时正撞上顾承砚的目光,忽然就笑了——那笑像春风吹化了染缸里的冰,连算盘珠子都跟着轻响起来。</br>
晌午时分,李老板的人力车停在绸庄门口。</br>
这位开着沪上最大布庄的实业家下了车,长衫下摆沾着星点泥渍,见了顾承砚便抱拳:"顾老弟,我在法租界的三个铺子,明儿起都给你腾个专柜。"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块墨绿绸子,"这是我让染坊试的新色,叫''山河青''——往后咱们卖的不只是绸子,是中国人的底气。"</br>
顾承砚接过绸子,指尖触到经纬间细密的针脚,忽然想起昨夜苏若雪说的话:"商战打到最后,拼的是人心。"此刻李老板掌心的温度透过绸子传来,倒像是把这句话焐得更热了些。</br>
暮色漫进绸庄时,织机声渐渐歇了。</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