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关灯
护眼
第1章 失踪的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与还在的古希腊垃圾堆
书签 书首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月生此时在1895年6月的埃及明亚省巴纳萨村。他要抢在那两位英国探险家到来之前,从这里的古代垃圾堆中尽可能多地抢救珍贵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献,放进系统空间内,带回现代。</br>

此刻,他心中因一个月前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的阴郁一扫而光。那时他带着从本时空大清国云南省蒙自道弥勒县王家老营选<a href="https://www.qidianxin.com">新笔趣阁</a>的几个留洋学员乘船前往欧洲,途中特意带几人改道去了波斯帝国的胡齐斯坦,即后世(自己魂穿来自的原生时空)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的舒什市。波斯要在40年后才改名伊朗。</br>

当时,他带着几人按照2024年买到的专业考古资料中标注的北纬32.1903°,东经48.2576°这一位置,找到了位于苏萨卫城的后世的考古遗址,在专业人员口中的“大平台”附近,按照当年的考古报告:</br>

找到了报告中提到的大量战利品堆积层;</br>

找到了纳拉姆辛胜利石碑,这座高约2米的粉砂岩石碑,刻画阿卡德帝国国王纳拉姆辛(公元前2254–2218年)征服山地部落的场景,浮雕中国王头戴角盔,象征神性,报告中称同为埃兰人从两河流域掠夺的战利品,与汉谟拉比石碑一同被埋藏;</br>

找到了包括埃兰女神纳皮里莎青铜像残件,以及武器、祭祀用具;</br>

找到了原属苏萨神庙墙面装饰有埃兰神话图案的琉璃砖;</br>

找到了刻有巴比伦语的贸易记录和土地契约的行政泥板,报告称年代早于汉谟拉比时期,显示苏萨曾长期接收两河流域的文书档案;</br>

找到了玛瑙和青金石材质的滚筒印章,雕刻神话场景,据说部分属于巴比伦贵族所有;</br>

找到了报告中称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面土壤中的波斯帝国时期的金箔、铭文砖等;</br>

书签 书首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