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关灯
护眼
第171章 劳工之殇与阿依土拉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队美军骑兵解救的几十名中国籍神父组队向联军大营方向行军。北运河上漂浮着被焚毁的渔船和木筏,渡口码头被联军工兵临时加固,堆满沙袋和木栅栏。岸边的杨村驿馆被炮火摧毁,仅剩焦黑梁柱,墙上贴有俄军俄文与潦草中文的征粮告示。两侧稻田被践踏成泥沼,未收割的麦秆在夏季烈日下焦枯,偶尔可见倒毙的骡马实体,苍蝇聚集。</br>

京津驿道官道上每隔1-2公里设简易哨卡,由沙包、拒马和铁丝网构成,哨兵用中英混杂的口令盘查。道旁插着联军各国的三角形小旗,俄、日、英居多,标示控制区。衣衫褴褛的华北农民推独轮车南逃,被英属殖民地部队印度锡克骑兵拦下搜查财物。德军巡逻队驱赶难民腾出道路,引发哭喊。</br>

铁路线修复区,穿土黄色短褂、绑腿布鞋的日军工兵指挥中国苦力用枕木和铁轨抢修京津铁路,俄军骑兵在路基旁警戒。蒸汽起重机吊装桥梁钢架,空气中弥漫着焦油与煤烟味。铁路两侧挖有散兵壕,架设日制三十一年式速射炮以防清军突袭铁甲列车。电线杆上缠绕电报线,通讯兵用野战电话联络指挥部。</br>

联军中人数最多的是日军,其第六师团步兵头戴明治三十式尖顶帽,背帆布包,持村田二十二式步枪,以三人小组沿铁路巡逻。野战炮兵在制高点架设七厘半野炮,炮口指向西北,防备清军从武清方向反扑。日军装备村田步枪刺刀雪亮;军官佩西洋式军刀,背牛皮图囊;工兵携带鹤嘴锄与炸药箱。纪律严明,行军时唱《元寇》军歌,但对中暑士兵冷漠,任由其倒在路边。</br>

俄军装备莫辛-纳甘步枪配四棱刺刀,哥萨克马鞍镶黄铜饰片,炮兵穿黑色长靴。酗酒普遍,士兵用伏特加交换日军饭团,军官在树荫下打牌,无视难民哀求。哥萨克骑兵穿灰色长外套,马刀横挂鞍侧,络腮胡上沾满尘土,在驿道旁村庄搜刮鸡鸭,与日军工兵因征用苦力发生争执。西伯利亚步兵在杨村渡口架设马克沁机枪,用沙袋围成环形阵地,士兵抽莫合烟等待换防。</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