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关灯
护眼
第184章 自主试点与互助公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华总会馆作为决策层统筹全局,如选址、与市政府谈判、分配外部援助;发布《灾后公约》,规定工棚使用规则;</br>

行会+宗亲会作为执行层分片负责,如杂货行负责物资采购,洗衣行负责卫生管理;组织劳动力,按行业分工。</br>

基层是家庭互助小组, 同方言、同籍贯的每10-15户组成“同乡小组”,负责具体搭建、日常维护与矛盾调解。</br>

互助工棚的建材与资金主要依赖内部挖潜与海外支持:</br>

华人社区组织“清墟队”,从被毁的唐人街废墟中回收可用材料:将烧焦但未断裂的房梁、门窗框等经简单处理后用作工棚框架;将烧变形的铁皮、铜器熔铸成钉子、挂钩;破碎的砖石铺地防潮、破损的家具拆解为支撑结构;</br>

旧金山华人通过侨批(海外华工汇款)联系美洲、澳洲的华人社群,发起“捐资建棚”运动。例如:古巴华人社团捐赠了200箱铁钉与防水布;加拿大温哥华中华会馆汇款5000美元(当时约合后世15万美元)用于购买木材;澳大利亚墨尔本华商捐赠了成捆的竹席用于临时遮雨。</br>

无家可归的家庭通过参与工棚搭建换取“工分”,工分可兑换口粮、工具或优先选择工棚位置。例如:</br>

成年男性负责搬运、搭建,每日计10工分;</br>

妇女负责整理材料、后勤,每日计8工分;</br>

儿童捡拾碎木、传递工具,每日计5工分。</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请大家收藏:()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