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法国勘测队大战蜂群和蚂蟥群的时候,后世刘局长和平行机构A的局长再次紧急碰头,回应美国同行的紧急通报。</br>
“美国人说有个新罗同行的高层要叛逃到他那边?这个跟我们有什么关系?”</br>
“这部分密码是指定我亲译的”,A局长把一份手写的纸条递给刘局长,短短两行字,待刘局长看完后立即塞进脚边的碎纸机里。</br>
“新罗那边认为177专项的零号是穿越者?这么说美国人也知道了?”</br>
“我们加密通话里,美国人的意思是那人截留了这个情报没有上报,打算作为投名状给美国人”。</br>
“美国人为什么要告诉我们?哦,对,涉及时空旅行者和外星人是要无条件通报。但我不相信美国人都那么规矩按照约定的来。上次说的怀疑川懂的不就没说嘛”。</br>
“那个事件咱们内部通报不全。美国人是把蛛丝马迹跟我们同步了的。毕竟当年川懂他叔叔跟咱们有往来,美国人想让我们协助确认是不是跟穿越有关”。</br>
这件事刘局长倒是知道。中国核物理领域的先驱赵忠尧先生,于1946年受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委派,赴美国观摩原子弹试爆。他意识到核武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决心回国发展核研究,但当时中国缺乏关键实验设备——静电加速器。中央研究院仅提供5万美元经费,而美国一台完整的静电加速器报价高达40万美元,且美国政府严禁向中国出口此类设备。赵忠尧被迫选择购买零件自行组装,但缺乏技术指导。</br>
川懂的叔叔,约翰·川懂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核物理与工程学教授,专攻静电加速器研发,曾参与美国核武器相关研究。他与赵忠尧因学术交流相识。约翰·川懂将MIT实验室一台即将报废的静电加速器拆解,无偿赠予赵忠尧,并详细讲解其构造原理。他还利用自身学术影响力,协助赵忠尧联系美国精密仪器厂商,最终组装成一台可运行的加速器原型。</br>
赵忠尧将加速器零件伪装成普通设备零件,成功通过海关检查带回中国。约翰·川懂可能暗中协助规避美国监管。赵忠尧回国后,利用约翰·川懂提供的设备,在昆明建成中国首个核物理实验室,为后续核武器研究奠定基础。这台加速器成为中国第一台核物理实验装置,用于中子物理、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等关键领域,使中国核武器研发进程至少提前10年。</br>
约翰·川懂的援助行为与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政策相悖,但因其学术地位和家族背景未被公开追究。唐纳德·川懂曾多次公开称赞叔叔的贡献。赵忠尧称约翰·川懂为“英雄”,认为其无私支持是中美科学家合作的典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