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关灯
护眼
二百一十七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岳谋反的案子,总算是过去了。

朱厚照自然不会闲着,招来了程敏政,说清了自己的意图,自己这次,要搞个大的。

程敏政听完,也是瞪大眼睛,额头上冷汗直流。

殿下,还真的敢想啊。

程敏政几乎可以想象,此事若是做了,恐怕是要天下哗然了。

可是转过头来,程敏政的心思又火热起来了。

之前的一期镇国报,已经把名声给打出去了,如今的大江南北,谁不知道镇国报是什么份量。

甚至,有些人私底下,把镇国报叫做小邸报,可见非同一般啊。

而自己,可是在镇国报上,挂着主编的名字啊乖乖,还有谁敢小瞧自己?

程敏政心思活络,他知道,此举,怕是平地一声雷,打响了,自己的名声更上一层啊。

“殿下,容草民自己想想,润润笔,草民保证,三日,三日,就交给殿下心中所想的文章。”

“好,程师傅,那本宫就等着了,您,就多费费心了。”

朱厚照兴致勃勃。

朱厚照估摸着下了朝,兴冲冲的就要进宫。

“啊?水哥儿醒了!?我也要抱一抱水哥儿!给我给我!”

殿内传来了太康公主的声音。

“秀荣!毛毛躁躁的,都多大了还如此不懂礼节?!平日里所学去了何处?!”

张皇后故意皱着眉头,意呵斥道。

张皇后虽说让宫里的女官轮流教各种礼仪,可宫里的人都知道,若是公主殿下一个不高兴,告到太子那……

太子啊,和陛下可不一样,到时候,恐怕,大伙都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啊,大伙都是顺着公主殿下的心思来。

“慢着慢着!别抢别抢!水哥还小,经不起磕碰!秀荣你气力还小,要是抱不稳磕着水哥儿可了不得!”

弘治皇帝赶忙抱着水哥儿站起身来避开扑过来的坤兴,口中一边给朱秀荣解释着。

“父皇,儿臣力气可大了!父皇,秀荣好欢喜水哥儿!可母后总不让秀荣抱他,父皇你就让秀荣抱一下好不?!”

看着自己女儿仰着小脸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弘治皇帝无奈之下只得重新坐回锦榻上,将正在用黑白分明的眼睛注视着自己的水哥儿小心翼翼地放到朱秀荣早就张开的双臂中,一双大手却是暗自在下面护佑着。

朱秀荣却是没有朱由检想象的那样鲁莽,而是学着大人的模样很自然的就将襁褓中的水哥儿抱了起来,然后用满是爱意的眼神端详着水哥儿柔嫩的脸蛋,口中嘀咕着:“水哥儿你快些长大,将来皇姐带你玩,去吃好多吃食,给你买好多东西,皇姐可是有好多银两呢,还有皇兄呢,皇兄可有钱了,对咱们可好了,到时候让皇兄带着咱俩好好去玩……”

水哥儿忽闪着大眼睛好奇的打量自己的皇姐,突然之间伸出小手一把就抓住了她的头发,使劲往自己的怀里拽着,咧开小嘴咯咯大笑起来,

“陛下,太子来了。”

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

朱厚照进了殿,“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照儿来了”,张皇后一脸欣喜,“母后好些日子都没和照儿一起用饭了,中午就在坤宁宫里用饭。”

“是,母后。”

朱秀荣抱着水哥,献宝一样跑到朱厚照面前,弘治皇帝吓了一跳,赶忙跟在后面。

“皇兄,皇兄,你快看,水哥好小,好软啊,快看,快看,他朝你笑呢,皇兄快看,水哥喜欢你呢,皇兄要不要抱抱。”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接过来,想着他那毛毛躁躁的性子,生怕摔着,刚想要嘱咐两句,只看见朱厚照小心翼翼抱在怀里,动作轻柔,和以往大相径庭。

弘治皇帝看着这副场景,心里升起一股暖意。

只可惜,这暖意生出还没多久,那知朱厚照一开口,就破防了。

“嗷嗷嗷,水哥乖,笑一个,笑一个,给皇兄笑一个,等以后,皇兄封你当皇太弟,皇兄当几年皇帝以后,再让你当当,好让咱们爷三都能当皇帝。”

弘治皇帝:……

张皇后:………

还是张皇后开口解了围:“好了,照儿,把水哥给母后,秀荣,跟母后一起去准备午膳,你父皇和皇兄有事要谈。”

朱秀荣朝着朱厚照眨了眨眼,朱厚照也挤眉弄眼一番,朱秀荣这才心满意足的跟着张皇后离开。

“你猜的不错,今日四个藩王,没有一个张口。”

弘治皇帝有些沮丧的开口。

朱厚照毫不意外,“父皇莫要灰心,这才刚开始呢,三日后,镇国报会出一版藩王的文章,到那时,儿臣就不相信,他们还能装傻充愣。

父皇今日,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百官们支持父皇,这些文官,祖宗家法,全靠他们一张嘴。

兴王叔已是让朝廷上上下下动了心思,接下来,哪怕父皇什么都不做,百官们也会想办法让这些个藩王出出血。

再不济,父皇还有厂卫,这些藩王在封地里不知道有多少腌臜见不得人的事,随便挑一件,就能让他们扣头求饶。”

弘治皇帝点点头,“萧敬已经着手去查了,但愿,不用走到这一步。

对了,江南的事,如何了。”

江南,自然是指使徐家买船。

“回父皇,儿臣已经把银子拨下去了,要不了几日,船,就能到天津。”

朱厚照不敢怠慢,此事,他也盯得紧。

“人手呢?”

“徐家招募了一些身世清白的水手,出海,应是不成问题。”

“那,能再像郑和一般,下西洋吗?”

弘治皇帝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很可惜,朱厚照摇摇头,“这,父皇,如今离下西洋,差的远呢。”

“为何?不是有了船和水手?”

弘治皇帝不明白,人,船都有,祖宗能做的,为何现在做不了。

朱厚照耐心解释,兵部抄录有关下西洋的文书早就在成化年间一场大火就消散的干干净净,当初下西洋的那一批人,早就不在人世了,沿途的水文情况,哪里有岛,哪里可以补充淡水,当初的那些国家还有几个尊奉我大明,全都一无所知,若是贸然再下西洋,那就是送死啊。

弘治皇帝颇为沮丧,却听见朱厚照接下来一句:“不过父皇,下西洋不行,去倭国倒还是能做到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