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荒岛奇变:马龙的每日生存游戏

关灯
护眼
第181章 陨石频率共鸣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退潮的金色浪沫在木筏鳞片上凝结成盐晶时,一股突发的海底暗流将马龙的座驾推向雨林边缘的黑沙滩。他踩着发烫的鳞片跃上岸,后颈残留的光核余热突然化作一阵尖锐耳鸣——不是海风呼啸,而是某种频率介于次声波与金属震颤之间的嗡鸣,正从雨林深处穿透层层植被撞进耳膜。背包侧袋里熔熔叼来的锈蚀辐射仪突然炸裂玻璃罩,指针像被磁石吸住般定格在靛蓝色频段。</br>

骨传导定位:耳膜里的宇宙心跳</br>

他摘下破损的辐射仪,指腹刚触到外壳,那阵耳鸣突然具象化——不是声音,而是颅骨内侧传来的规律性震颤,仿佛有只无形的锤子在敲击太阳穴。当第一滴晨露从蕨类叶片坠落时,整座雨林在感知里突然褪去色彩:十公里范围内的树木、岩石、昆虫都被一层淡蓝色网格覆盖,唯独东南方两公里处的空气在高频震颤,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开银色涟漪。</br>

“熔熔,记录震颤波形!”蜂鸟振翅时,翅膀刮过的空气竟留下类似音波图的磷光轨迹。阿灰突然刨开腐殖土,鼻尖在潮湿的地面快速移动,幽蓝犬齿咬碎一块发烫的石英——碎石缝隙里渗出的不是星尘,而是带着金属焦味的黑色粉末。骆驼则焦躁地用蹄子敲击地面,喉间发出与耳鸣同频的呼噜声,意识图谱(这次是用鼻息在泥地画出的波纹)显示:某颗陨石碎片穿透树冠时,将方圆百米的苔藓熔成了放射状结晶,其核心辐射正以特定频率与地底岩层共鸣。</br>

最奇异的是感知方式。马龙发现自己无需任何能量链接,仅凭内耳半规管的异常收缩就能锁定震颤源。他贴着一棵被灼穿树干的橡胶树,颅骨里的嗡鸣突然增强,眼前浮现出碎片的三维投影:核桃大小,表面布满淬火般的黑色熔壳,核心区域的金属晶格正以每秒237次的频率释放特定声波,这种声波能穿透两米厚的玄武岩,却会被潮湿的蕨类叶片削弱30%能量。</br>

声波地图:每片叶子都是收音器</br>

碎片逼近到五公里时,马龙已通过骨传导构建出动态声波图。他能“读”出叶片脉络里声频衰减的速率,“摸”到潮湿泥土中声波折射的角度,甚至能根据蚂蚁爬行时触须的颤动频率,计算出碎片的移动轨迹——它正顺着地下河的水流以每小时一点五公里的速度下沉,其辐射声波在撞击到河床的金属管道时,会产生类似钟摆的余震。</br>

“阿灰,标记声波折射最强的岩缝!”海犬跃进溪流,幽蓝能量在水底画出螺旋纹——那是声波穿透岩石时形成的衍射图案。熔熔则用喙尖蘸取溪流里的黑色粉末,在半空勾勒出碎片的结构素描:外层熔壳含有大量硅铝酸盐,核心陨铁的镍铁合金比例恰好能制作超导材料。骆驼突然用脑袋撞向一棵空心树,树干里传出与耳鸣同频的回响——马龙这才注意到,树洞里堆积的鸟粪中嵌着无数细小的陨石碎屑,这些碎屑正像共鸣箱般放大着主碎片的声波。</br>

他从背包掏出熔熔找到的锈蚀扳手,敲击树干不同部位,发现当扳手频率与碎屑共振时,耳鸣会变成清晰的“嗒嗒”声。这种纯物理的感知方式让他想起冰山遗迹里那些无需能源却能运转的金属装置——或许今天的能力并非能量链接,而是单纯成为了某种宇宙频率的“共鸣腔体”。</br>

超导采集:熔壳下的金属蜂鸣</b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