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钟懿身上。羡慕、嫉妒、担忧……不一而足。</br>
钟懿再次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朗声应答:</br>
“回禀陛下。窃闻王道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民生可固,国基可稳。所谓帝王之政,非独指朝堂庙算,更在田亩阡陌,市井闾巷……”</br>
他顿了顿,感受到皇帝的目光似乎锐利了几分,继续阐述:</br>
“至于帝王之心……臣以为,帝王之心,当如日月,普照万方,无所偏私……最要者,当知敬畏,敬畏天地,敬畏祖宗,更要敬畏……民心!”</br>
一番话说完,金銮殿内,落针可闻。</br>
不仅是那些还在苦思冥想的学子们惊呆了,就连御座之上的皇帝,眼神中也掠过一丝明显的惊讶。</br>
他原以为这青州来的解元只是有些胆色,却没料到竟有这般见识!</br>
言语虽有青涩之处,却直指核心,尤其那“经理实政”、“通变求新”、“敬畏民心”之语,颇有新意,不似寻常腐儒之见。</br>
皇帝凝视着钟懿,面色复杂难明,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探究:</br>
“你……是哪家的子弟?”</br>
钟懿心头微松,知道最难的一关暂时过去了,连忙躬身。</br>
“回陛下,臣乃青州武定钟氏,家中行二,名鼎。”</br>
“哦?武定钟家?”皇帝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露出一丝了然,随即化为温和,“原来是钟爱卿的子侄。钟家世代忠良,为我大渊镇守北疆,劳苦功高。你能有此见识,不负钟家门楣,很好,很好!”</br>
“谢陛下谬赞!”钟懿再次行礼,姿态愈发恭谨。</br>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下方依旧茫然或苦思的众学子,显然已没了继续考较的兴致。</br>
“罢了。尔等既已通过乡试,便是我大渊的才俊。朕希望你们入仕之后,能恪尽职守,为国分忧。都依照吏部原定旨意,各去本司报道吧。”</br>
“臣等遵旨!”众学子如蒙大赦,齐声应诺,心中对钟懿更是多了几分敬畏和复杂的情绪。</br>
一个时辰后,钟懿站在了户部衙门的大门前。</br>
与皇宫的威严不同,这里是另一番景象。</br>
官吏们行色匆匆,抱着成堆的卷宗文书,穿梭于各个廊道院落之间,算盘声、低语声、纸张翻动的声音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墨汁和陈年纸张混合的味道。</br>
没有人停下来多看他一眼,更没有人上来招呼。</br>
钟懿提着自己的简单行囊,站在廊下,看着眼前这幅忙碌而冷漠的景象,心中了然。</br>
重文轻武,果然不假。</br>
他这‘武定钟氏’的名头,在这文官扎堆的户部,怕是没什么分量。</br>
更何况,钟家如今算不得京城核心圈子,被冷遇,倒也正常。</br>
他倒也不急,静静地等待着。初来乍到,低调些总没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