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太后、大王。”三人行礼毕,荀子率先开口,“老臣今日前来,是想与太后商议皇子公主们的学业安排。如今天下纷争不断,臣以为除经史子集,更应教授兵法与实务。”</br>
赵姬将茶盏推向荀子,目光扫过嬉闹的孩子们:“荀卿所言极是。政儿整日忙于国事,这些孩子的教导便全仰仗三位了。只是......听说扶苏近日痴迷兵法,常与蒙恬家的小公子切磋?”</br>
韩非微微颔首:“此子聪慧过人,对《孙子兵法》倒背如流。只是......”他皱眉看向将闾——小家伙正把竹简卷成望远镜状往窗外张望,“有些王子生性顽劣,需严加管教。”</br>
李斯连忙补充:“臣建议将王子公主们分组授课。好学的专注典籍与策论,好动的便习兵法骑射,女公子们则可研习女红、礼仪与治国之道。如此因材施教,方能各展所长。”</br>
嬴稷听得频频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想当年,我像他们这般大时,都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老人的话惹得众人忍俊不禁。</br>
正说笑间,一名侍卫疾步而入:“启禀太后!大王派人送来招贤馆策论题目,说是要请太后过目。”</br>
赵姬展开竹简,目光扫过“论六国合纵之弊”“议农耕与战事之权衡”等题目,嘴角勾起欣慰的笑:“政儿这是要考出真才实学。荀卿,依你看,这些题目可还妥当?”</br>
荀子捋须沉思片刻:“甚好!既贴合时事,又能考察才学与谋略。只是......”他目光转向沙盘旁的扶苏,“老臣斗胆建议,可让皇子公主们也参与策论演练,一来检验学业,二来磨砺心性。”</br>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赵姬望着儿子最看重的长子,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扶苏年纪尚小,万一......”</br>
“祖母!孙儿想去!”扶苏不知何时凑到跟前,黑亮的眼睛里满是渴望,“先生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r>
一旁的嬴高也攥紧拳头:“儿臣也要参加!定要胜过这些六国来的书生!”十个公主不甘示弱,最小的幼公主晃着发间丝线:“我们女公子也要写文章,给父王出谋划策!”</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请大家收藏:()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