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战,二战风云

关灯
护眼
第7章 从战略包围到亡国之殇(1940年5月20日-28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军政关系的破裂</br>

利奥波德三世绕过内阁做出投降决定,导致军政彻底分裂:</br>

1. 5月27日晚,国王拒绝皮埃洛政府"向法国撤退"的命令</br>

2. 5月28日凌晨,国王直接与德军谈判,接受"停止抵抗,军队缴械"的条件</br>

3. 皮埃洛内阁随即辞职,前往法国组建流亡政府</br>

这种分裂使比利时军队失去统一指挥,加速了投降进程。</br>

三、5月28日:投降时刻与后果</br>

(一)投降协议的签署</br>

1940年5月28日4时45分,利奥波德三世的代表与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赖歇瑙在布鲁塞尔郊区的埃特尔贝克签署投降书,主要条款包括:</br>

- 比利时军队立即停止抵抗,6月1日前完成缴械</br>

- 德军占领比利时全境,国王和政府需配合占领当局</br>

- 比利时需向德军提供食品、燃料等物资</br>

该协议未经内阁和议会批准,成为战后"国王问题"的核心争议点。</br>

(二)投降时刻的战场反应</br>

投降命令下达后,比利时军队出现分化:</br>

- 北部集群:第1集团军拒绝投降,余部约2万人突破德军封锁线,撤往敦刻尔克,其中4000人成功登船撤离</br>

- 根特守军:第4师师长让·马斯下令"继续战斗至最后一人",该师在根特市区与德军巷战至5月30日,全师阵亡</br>

- 零散部队:约3万士兵脱下军装,转入地下抵抗,成为日后比利时抵抗运动的骨干</br>

(三)亡国的直接后果</br>

比利时投降带来严重影响:</br>

- 军事后果:12万军队被俘,所有武器装备被德军缴获,包括42架飞机、120辆坦克和800门火炮</br>

- 政治冲击:利奥波德三世被指责为"叛国者",战后引发持续15年的"国王问题"政治危机</br>

- 战略影响:德军获得安特卫普港和布鲁塞尔交通枢纽,为进攻法国和英国创造条件</br>

- 民众苦难:德国随即实施经济掠夺,1940-1945年间比利时向德国输送了价值220亿法郎的物资,人均GDP下降40%</br>

四、历史争议与抵抗火种</br>

(一)利奥波德三世的历史评价</br>

国王的投降决定至今存在争议:</br>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br>

喜欢一战,二战风云请大家收藏:()一战,二战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