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军战略目标:瘫痪英国防空体系</br>
(一)"鹰日"计划的核心构想</br>
德军将第二阶段命名为"鹰日"(Adler Tag),目标直指英国防空体系的三大支柱:</br>
- 雷达预警网络:摧毁Chain Home雷达站,消除英军提前预警能力</br>
- 战斗机机场:重点打击第11大队辖区的7个前进机场(如霍恩彻奇、比金山)</br>
- 指挥中枢:空袭战斗机司令部地下掩体,切断指挥链</br>
戈林在8月10日作战会议上强调:"只要摧毁5个雷达站和3个机场,英国空军将失去还手之力。"德军情报部门错误估计英军雷达站修复周期需72小时,机场跑道修复需5天。</br>
(二)战术打击优先级</br>
德军制定精确打击清单:</br>
1. 雷达站:多佛尔、诺福克等12座海岸雷达站</br>
2. 战斗机机场:第11大队的霍恩彻奇、比金山、唐梅尔机场</br>
3. 油料库:泰晤士河口的5个航空燃油储备点</br>
4. 指挥中心:战斗机司令部位于本特利修道院的地下掩体</br>
二、关键战役与行动:从"黑色星期四"到机场绞杀</br>
(一)8月13日"鹰日"首战</br>
- 德军部署:第2、3航空队出动1485架次,其中520架轰炸机主攻雷达站</br>
- 英军应对:第11大队紧急升空200架战斗机,依托剩余雷达站引导拦截</br>
- 战斗结果:德军炸毁4座雷达站,但英军启用备用移动雷达车,6小时内恢复70%预警能力</br>
(二)8月15日"黑色星期四"全天空袭</br>
(1)北方战线(苏格兰方向)</br>
- 德军第5航空队(驻挪威)出动250架飞机空袭纽卡斯尔</br>
- 英军第13大队以逸待劳,击落德机40架(占出击量16%)</br>
- 德军首次遭遇喷火战机集群,Bf-110重型战斗机损失惨重</br>
(2)南方主战场</br>
- 兵力投入:德军1200架飞机(600架轰炸机+600架战斗机)</br>
- 关键目标:比金山机场、多佛尔雷达站、朴茨茅斯军港</br>
- 战术创新:德军使用"云层遮蔽"战术,轰炸机在5000米云层上方投弹</br>
(3)战斗数据</br>
类别 德军损失 英军损失</br>
飞机 75架(轰炸机56架) 34架(战斗机26架)</br>
飞行员 死亡120人 死亡24人</br>
雷达站损毁 2座(多佛尔、福克斯通) 全部修复</br>
机场跑道 比金山机场中弹12发 3小时完成抢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