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杂论对话

关灯
护眼
第217章 奥卡姆剃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二、破局案例:从供应链到算法的极简革命</br>

周玥(调出某电商平台的用户增长曲线):“具体到实战,如何用奥卡姆剃刀打破行业潜规则?”</br>

林默(展示供应链优化前后的对比图):“我们砍掉‘次日达’的承诺,反问‘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准时还是确定性?’推出‘精准预约配送’,物流成本降25%,用户满意度却提升41%。这就像日本7-11的‘单品管理’——他们不追求SKU数量,而是让每个商品都成为‘爆款’。我们平台上排名前10%的商品贡献82%的销售额,这就是剃刀削去冗余的结果。”</br>

苏哲(调出AI模型训练日志):“我们开发医疗影像识别系统时,同行用50层神经网络,我们只用12层,准确率却更高。秘密在于‘特征提纯’——把2000张X光片的特征压缩到50个核心指标。这就像居里夫人提炼镭元素,从成吨沥青中提取0.1克镭。去年我们优化智能客服,没增加话术库,而是用‘情感分析’直接识别用户情绪,解决率提升35%。”</br>

陈曦(滑动着某餐饮连锁的估值曲线):“我们投某快餐品牌时,没被‘网红装修’‘多元化菜品’迷惑,而是问‘快餐的本质是快速与标准化’。建议他们砍掉50%的菜品,专注‘3分钟出餐’,客单价降10%,翻台率却提升50%。这让我想起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他们没卖更多咖啡种类,而是把空间体验做到极致。”</br>

李昂(指向智能工厂的机械臂):“我们改造发动机生产线时,工程师说‘必须保留人工质检’。但我们问‘质检的本质是检测缺陷,为什么必须人眼?’引入机器视觉系统,缺陷识别率从95%提升到99.9%,人力成本降70%。这就像丰田的‘精益生产’——他们砍掉所有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我们工厂的在制品库存从7天降到12小时,这就是剃刀的力量。”</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