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关灯
护眼
第200章 树与石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黄世荣点头表示可以,一行人再次上了船,十几只船随行,码头上的“力巴子”只是稍微惊讶一下就不再注意,这样的阵仗在这里的码头上实在是太过平常。船行到河对面,找了一处地方停靠了下来,唐仨仁从船上下来,环视了一下四周。</br>

这里和他记忆中的情景差不多,有区别的是六百多年后这里附近修筑了大坝,水面高了数米,沧海桑田,他默默地站了一会,之后说了一句:</br>

“这边有山路过去....”</br>

实锤了,唐仨仁就是从这唐家庄走出去的娃,外地人很少有知道可以通过山路到唐家庄的,当然了,若没有这百来号人随行保护,穿过山林还是有风险的,毕竟这个时期南边的山林之中老虎倒不至于有,但狼肯定有,因为这个时候的山林并没有被大量的砍伐,百年份的树木随处可见。</br>

越往前走,唐仨仁的脚步越快,除了树木远比后世茂盛,一些山势的走向就是唐仨仁记忆中的那个地方!</br>

“那个院子....”</br>

在南方,有不少地处偏远的村子里,有极少的院子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留着古老的模样,为什么只有极少的建筑被保留了下来,其中的原因太多了。</br>

唐家祠堂很幸运,是那极少保留了基本模样下来的建筑之一,六百多年的时间很长,这其中历经近百代人的保护和后续的一些修葺,使得唐家祠堂即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也能屹立不倒。</br>

“所有人退下....”</br>

朱标察觉到唐仨仁的情绪有些不对劲,让所有人退了开来,锦衣卫加黄世荣带来的衙役一共两百多人将附近都围了起来。</br>

朱标与毛镶还有黄世荣站在了十余米也就是三四丈开外,唐仨仁径直走到一株大树面前,这树明显有几十年的岁月了,唐家祠堂是依着它建起来的。</br>

几百年后,它还在,几百年前的今天,唐仨仁又见到它了。</br>

“六百多年了,能再见到你,真好....”</br>

唐仨仁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树干,仿佛在与一位久违的老友诉说着心中的激动与感慨。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期待。</br>

朱标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唐仨仁的举动,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他明白,这一刻对于唐仨仁来说,意义非凡。</br>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br>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请大家收藏:()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