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关灯
护眼
第203章 初定打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只是如果想要谋划这叫天竺的地方,首先得将土司的叛乱平定,还有就是天竺那地方有点大,真要想占下来,就五万将士加云南本部三万能调动的士兵,一共八万人,会不会不够。</br>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仁侯问起这天竺,莫非是有什么想法?只是土司拦在这边,若非如此,我等再现当年玄策之威未尝不可。”</br>

唐仨仁微微一笑,说道:“没有,我就是先问问,土司的叛乱是目前首要目标....”</br>

至于天竺,此时的大明确实在北边有战事,而且看情况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不是徐达那群明初的名将们搞不过那些毛子,而是每占一个地方都得花点时间稳定一番,若只是攻打一番,估计现在徐达早打过莱茵河了。</br>

正因为如此,大明目前能够调动的士兵多数被老朱调往西北那边,西南这边能够征集五万人,已经算是此时的极限了。</br>

云南这边确有十数万士兵,但不可能集中到这边来,沐英刚才说了,能够调过来的只有三万,加上唐仨仁那三千新式火器军,八万三千人。</br>

平定土司叛乱只怕是洒洒水啦,但若是对天竺那边动了什么心思,八万三千人似乎确实是少了点。</br>

“我觉得可以针对最大的土司,集中兵力,围而不歼....”</br>

李文忠突然开口,他的想法是围点打援,对最大的土司围而不歼,其他地方的土司不救不行,如果不救,最大的土司一旦完蛋,后续他们那些小土司想要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如此先消耗土司们手里的可战青壮,最终彻底平定。这样既能减少士兵的伤亡,也能确保西南地区的稳定。</br>

这就是李文忠的法,不得不说,此计确实狡猾且实用。以围点打援之策,逐步削弱土司势力,既避免了大规模战斗带来的士兵伤亡,又能稳步推进,确保西南地区的长治久安。李文忠此法,既展现了其军事才能,也体现了对大局的深刻把握。若此计得行,西南土司之乱,或可早日平定,大明边疆,亦可再添一份安宁。</br>

“殿下有什么想法?”</br>

沐英看向朱标,毕竟太子朱标才是这里身份最高的存在,朱标却是将目光看向唐仨仁,这次出来,老朱特意交待,他朱标就是个“花瓶”好吧?</br>

见朱标看向唐仨仁,沐英对于唐仨仁这位侯爷的份量更加明确了,随即问道:</br>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请大家收藏:()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